一人之下指什么生肖,覆巢之下是指什么生肖( 二 )


余在二十多岁的时候, 当上了皇帝的讲经官(这个职位一般由留着大胡子的高级学者担任) 。 一天, 皇帝拿出宫中珍藏的历代字画, 让讲学官在上面题诗 。 余的字写得一般, 写得一手好诗, 默写后请同事代写 。 皇帝看了, 诗不错, 词也不错 。 余如实回答 。 皇帝欣赏他的诚实, 为他写了“怪陈善”四个大字, 意在鼓励这位年轻的官员平时向皇帝指出自己的缺点, 提出建议 。
于的“无尺度”一词和他一生的道德品格都在追求无尺度的境界 。 这一方面充分体现在他如何处理与老师张的关系上 。
万历初年, 张成为内阁首辅时, 皇帝才10岁, 张掌管一切 。 因此, 张一度成为明朝最有权势的人 。 他能够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 挽救明朝于危难之中, 实现“中兴” 。 但是, 权力太大也不是好事 。 张变得独断专行, 刚愎自用, 也为他死后的清算埋下了伏笔, 差点被斩首鞭打 。 这段过山车般的历史, 是典型的“看他起高楼, 看他宴宾客, 看他楼塌”的命运悲剧, 也是对人性最好的考验 。
余是张最崇拜的学生, 但他无疑是“吾爱吾师, 但吾更爱真理”的典型 。
张对的专横, 引起了强烈反对 。 御史刘泰弹劾张恣意不法, 结果锒铛入狱 。 朝中官员都怕张, 不敢再见刘泰 。 余不顾这些, 亲自去拜访了刘泰 。 张不是个小心眼的人, 所以他忍了 。
但是成年人难以忍受的事情的记录达到了:
他的父亲去世,按明朝规矩,官员此时必须尊制守丧,所谓“丁忧”,但张居正正在权力巅峰,怎舍得辞职放下一切回江陵老家待上两年多时间?但如果不辞职回乡,又有违孝道,这可是冒天下之大不韪 。 怎么办?张居正熟悉律令,就指使门生提出“夺情”,即因特殊原因国家强招本应丁忧的人为官 。 皇帝批准了这份“夺情”的申请,结果举朝大哗,不少大臣纷纷上书,要求皇帝收回成命,酿成了著名的“夺情事件” 。
张居正很恼火,以粗暴手段来对待反对的官员,但他发现:自己的得意门生,于慎行,也是强烈反对者之一,张居正怒了 。 一时下朝的时候,张居正截住于慎行,劈头就责问:“子吾所厚,亦为此也?”(见《明史于慎行传》),意思是:你是我的学生,我历来待你不薄,你为何也要跟着那群人胡闹来为难我?于慎行从容答道:“正以公最厚故耳 。 ”正是因为您对我好,我才会这样 。
沉溺于权力欲望之中不能自拔的张居正,哪里会细细琢磨学生的心里话?暴怒之中,拂袖而去 。
张居正死后,赠上柱国,谥文忠,在过世前十天,还被加封为“太师”,为有明一代唯一一位在生前受封此职之人 。 但风云突变,张居正迅速被污名化,张家被抄家,张氏一族,从天堂跌落地狱,时人避之不及,但此时于慎行又挺身而出,冒着触发皇帝雷霆之怒的风险,为张居正鸣不平,他写信给平素与张居正有私怨、此次奉命如狼似虎般前往江陵查办此案的侍郎丘橓,“居正母老,诸子覆巢之下,颠沛可伤……”请丘橓念及张居正80多岁的母亲和尚未成年的幼子,不要过于苛厉,给他们留下活命的机会 。
在于慎行带头的努力下,皇帝让步了 。 张居正没有沦落到死后被鞭尸的惨境,他的家人,也没有被赶尽杀绝 。

在今天,再读顾璘与张居正、于慎行与张居正的故事,深切感受到:为他人着想,不仅需要善良,更需要智慧和勇气 。
中国古代强调“天地君亲师”,师生之情,是古人在血缘与婚姻之外最为看重的亲密关系,尤其在古代官场,师或生,皆是极其重要的人脉资源 。 我们能在史书中,读到师生互相利用甚至狼狈为奸,读到师生恩断义绝甚至反目成仇,但也能够读到师生肝胆相照、同舟共济,还能读到像顾璘对于张居正这般苦心孤诣,读到于慎行对于张居正这般真心实意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如:疾病、健康、理财等),还请咨询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辽宁龙网」www.liaoning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