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第一瞬间想到的关于夏天的美好感觉?或者词语句子也可以?

问题:你第一瞬间想到的关于夏天的美好感觉?或者诗词句子也可以 。
导读在大多数人眼中,西安的夏天那就一个字——“烤” 。
烈日炎炎,闷热难熬,偶尔一阵风吹过,也都夹杂着烦燥 。
于是幸福的现代人喟然叹道:在这个季节每个人的“命”都是空调给的 。各种对炎热的调侃,在网络上层出不穷 。
地不分南北,一个又一个“火炉城市”经受着水与火的洗礼;人不分老幼,一幅又一幅“清凉世界图”挑战着红男绿女的穿着极限,很多人都渴望这个时节,倘若能变成一条鱼可真好!
我常常在想,长安自古帝王家,那时候没有空调、电风扇这些设备,古人又是如何熬过夏天的呢?
纳凉,也就是乘凉,古人为了更贴切地传达乘凉的心情,特意发明一个词叫“追凉”,好像“凉”成了一个顽皮好动的孩子,东躲西藏,若是不赶着追着,很难找到他的踪迹,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想象力,但又是何等的富有诗意?所以很多人都扮演了那个“追赶者”的角色,你可以追到了高柳绿槐下,追到小溪池塘边,或追到了乡野阡陌上,或隐居寺庙竹林中……如果时空可以穿越,说不定你会邂逅很多历史上著名的大诗人 。
坐在树下或走进竹林,是古人们普遍采取的乘凉方式 。所以说在众多避暑诗作中,这类作品也最多 。南宋田园诗人杨万里《桑茶坑道中》描写了一个牧牛的小童为避酷暑睡卧柳荫之下的悠闲情趣:睛明风日雨干时,草满花塔水满溪,
童子柳荫眠正着,一牛吃过柳荫西 。
2. 唐代大诗人王维为消暑,抱着古琴走进幽深碧翠的竹林,席地而弹,乐而忘返,给后人留下了千吟不厌的《竹里馆》:
独坐幽莫里,弹琴复长啸 。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
3. 唐代大诗人李白更是率真可爱,直接就是赤身裸体,“诗仙”的《夏日山中》直白地写道:
懒摇白羽扇,裸袒青林中 。
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 。
他与“诗佛”王维的纳凉方式相比,诗仙就是诗仙,乘凉也是不拘一格,似乎还创造了一种独特的纳凉方法—— 脱掉头巾挂在石壁上,将脑袋露出来任松林间刮来的凉风轻拂,可以想象李白童心未泯,赤子情怀 。
临水之地,自然也是古人避暑的佳处 。烈日当空,若得一处亭台楼榭桥畔相伴,着实是纳凉人的福气 。宋代的杨万里,喜欢流连于荷池纳凉 。其《暑热游荷在池上》云:细草摇头匆忙侬,披襟拦得一西风 。
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
2. 南宋大诗人陆游似乎也深有同感,紧随其后,大有并排而坐之意 。
携杖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 。
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塘自在香 。
犹如一幅在莲花池边和柳树荫里月下乘凉的水墨画:杨柳随风飘拂,荷花送来清香,在画桥畔倚床休憩,欣赏船家悠扬的笛声,真是盛夏酷暑时的一种美妙绝伦的享受 。
常言道:“心静自然凉 。”要想在闷热难当的夏日,让自己不心急气躁,关键是保持一份平静的心态 。宋代诗人梅尧臣的诗说得好:高树秋声早,长廊暑气微;
不须何朔饮,煮茗自忘归 。
诗人在花木葱笼、曲径幽深的长廊里品茗纳凉,清以心静,静中生凉,一幅闲适自在的画面犹在眼前 。
2.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喜欢独坐院中,迎着徐徐清风而自得其乐 。他在《消暑》诗中写道:
何以消烦暑,端坐一院中 。
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 。
散热由心静,凉生为室空 。
此时身自保,难更与人同 。
@兵法天下 如是说夏季来临,栖于树荫下,或倚靠在水畔亭旁,得自然之恩赐 。古人感怀于上天赋予的清凉世界,于是便有许多脍炙人口的避暑佳作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如:疾病、健康、理财等),还请咨询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辽宁龙网」www.liaoning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