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这么炎热,没有空调风扇,古代人是怎么生活的?

炎炎夏日,酷暑难耐,风扇成为老百姓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家用电器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安装了空调,逐渐替代了风扇的功能,成为盛夏必备的消暑神器 。那么没有风扇和空调的古人又是如何消暑的呢?
扇子据《古今注》记载,最早的扇子出现于商代,是用色彩艳丽的雄野鸡尾羽制成,称为“翟扇” 。但古人发明翟扇并不是用来驱暑的,而用来作为马车上的装饰品 。汉代出现了用绢纱制成的团扇,也称罗扇、纨扇,这时候的扇子才成为驱暑工具 。
到了唐代,团扇进一步流行开来,一些文人墨客在装饰精美的扇面上挥毫泼墨,使团扇兼具了艺术品的特征,价值不菲 。宋代,日本的折扇传入中国,很快获得男性青睐,由此形成男人用折扇,女性用团扇的社会风气 。
明清时期的扇子,种类丰富,名目繁多,有折扇、竹扇、绢扇、羽扇、葵扇等数十个品种 。折扇还漂洋过海传到欧洲,成为西方贵族喜爱的把玩之物 。扇子是古代人消暑的必备神器,价廉物美,老少咸宜 。
住所早在先秦时期,古人已经知道使用冰块降温,派人在冬季将冰块贮藏在地下室中,称为“窟室” 。盛夏酷暑,贵族们在窟室内饮酒作乐,驱暑纳凉 。到了汉代,未央宫出现了专供皇帝居住的清凉殿,殿内以石为床,用玉晶盘盛满冰块,仆役在一旁挥扇 。据史料记载,清凉殿“中夏含霜”,清凉无比,丝毫不逊当今的空调房 。
唐宋时期,有权有势的达官贵人纷纷兴建“含凉殿”驱暑,殿内有用流水驱动的扇车,类似于现代的风扇 。含凉殿通常建在绿树成荫,依山傍泉的地方,扇车带来山泉水的丝丝凉意,纵使盛夏时节亦使人怡然自得 。
明清时期,皇宫中出现了贮放冰块的柜子,柜顶镂空,作为冷气出口,中间可储存水果、饮料等食物 。这种“冷柜”可以移动,比之前固定的殿宇更加先进 。后来传至民间,还出现了进口货,将柜子改为圆形,称为“洋桶” 。
用冰块消暑需要在冬季贮存大量冰块,由于存在损耗,通常三分之二的冰块会提前融化,从而耗费大量的人力财力,只有富有四海的皇宫大内和达官贵人才享受得起 。
冷饮春秋末期,古代人对冰的用途更加广泛,把冰块加入米酒中制成冰镇米酒,是盛夏时达官贵人最喜爱的饮品之一 。唐代时期,古人已经发明了现代的“冰棍”,在大木桶里放上冰块,上面撒盐以降低冰的融点,再将盛有蔗糖水,插有小木棍的小铁盒放入桶中,制成“冰棍”出售 。
元代,冷饮又有了新的突破 。据记载,元世祖忽必烈爱喝牛奶,但炎热的夏季牛奶很容易变质,聪明的古人在牛奶中加入冰块,以延长保质期 。忽必烈发现这种“奶冰”口感独特,又加入蜜饯和果酱,成为最早的冰激凌原型 。
明清时期,冷饮已经充斥大街小巷,盛夏时节,很多小贩挑着担子沿街售卖“凉水”,有的还加入了杨梅、桃子,俗称“冰杨梅”,“冰桃子” 。
看来,盛夏酷暑对于古人,并不如想象中那般难熬,聪明的古代人不但懂得利用各种方法驱暑降温,还深知“修身养性、以静制热”的道理 。白居易的《销暑》一诗中,就有“热散由心静,凉生为室空”的语句,这份平和淡泊的心态,才是浮躁不安,心神不宁的我们应该好好学习和效仿的 。
文/历史茶坊点击关注,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天气这么炎热,没有空调风扇,古代人是怎么生活的?】原创首发!请动动手指在下方点个赞,欢迎转发和留言!
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如:疾病、健康、理财等),还请咨询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辽宁龙网」www.liaoning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