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王阳明战功显赫,名冠天下,为何能够善终?( 二 )


朱宸濠手下并没有得力的谋士,岂能与王阳明相抗衡 。
朱宸濠最先起兵的时候号称三十万众,而王阳明凑合起来也就八万士兵,而且朱宸濠手下的士兵都是王牌军,而王阳明手上的无非是一些杂牌军而已 。
不管是按数量还是按战斗力来讲王阳明与朱宸濠都是无法抗衡的 。
鉴于此,王阳明下令不与朱宸濠的主力军展开正面作战,只与朱宸濠展开游击歼灭战,目的就是为了拖缓时间,等到朝廷的援军 。
尽管如此,朱宸濠蹩脚的军事战略能力在于王阳明的对抗中展现的淋漓尽致,自己手中的谋士告诫朱宸濠一定要率先把南昌拿下,可朱宸濠一直不听 。
再加上王阳明使用了离间计,最后促使朱宸濠更加优柔寡断,闭目塞听,从起事开始朱宸濠就专门攻打一些没有多大价值的小地方 。
最后王阳明下令要守住南昌,这时候朱宸濠才想起要攻下南昌这一事来,可历史总是这么充满戏剧性,朱宸濠错失了良机,再攻打南昌的时候为时已晚了,就南昌一役直接导致朱宸濠走向覆灭 。
王阳明率数万士兵与朱宸濠展开决战是在南昌鄱阳湖上,朱宸濠的战船壮大无比,而王阳明手中的战船无非是一些渔船而已 。
士兵数量对比悬殊再在加上军备落后,王阳明起先并不能敌,就在王阳明与朱宸濠战事正酣的时候历史的悲剧又重演了 。
朱宸濠听信手下谋士的建议,下令将所有的战船全部用铁链连接到了一起,这个场景在历史上似曾相识 。
朱宸濠的这种做法与当年曹操和张士城的做法如出一辙,可能也是因为朱宸濠读的史书太少了吧,不能做到以史为鉴 。
这下好戏上演,王阳明果断下令所有士兵均用火攻,霎时间鄱阳湖上火光四射,朱宸濠的数十万军队立马四处溃散,借此机王阳明活捉了宁王朱宸濠 。
由此朱宸濠谋划了将近十年的叛乱计划仅一个多月便以失败而告终 。王阳明两次为朝廷立了大功,第一次是平定南赣地区的匪患,第二次则是平定了宁王朱宸濠的叛乱 。
这两件事情让王阳明功名大振,甚至他的名声更是盖过了当时的皇帝朱厚照,可王阳明为什么最终能够善终呢?
【明朝王阳明战功显赫,名冠天下,为何能够善终?】要知道在古代功高震主,可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但根据史料记载王阳明最终确实是因为疾病而去世的,并不是被朝廷给解决的,这是为何?
第一、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俗话说,一个人的性格可以决定他的命运,而王阳明谦虚谨慎,忠君爱民的性格最终护住了他的性命 。
王阳明此人非常有孝心,而且对朝廷那是忠心不一,是儒家思想中所提倡的正人君子,用圣贤一词来评价王阳明并不为过 。
而且王阳明从不好大喜功,对于功名利禄并不看在眼里,朝廷多次给他升官他却不以为动甚至多次拒绝,目的就是为了想回家侍奉自己年迈的父亲,也正因为如此王阳明在朝廷上的政敌非常少 。
关于朝廷安排他去平定南赣匪患一事,王阳明起初三番五次拒绝,并不是说王阳明不忠也不是说他贪生怕死,而是王阳明认为自己年龄尚轻没有率兵遣将之才,怕耽误朝廷的大事 。
最后是因为朝廷实在没有合适的人选,王阳明便接下了这个大任,不过就这件事情王阳明的军事才能也完完全全的凸显了出来 。
最后王阳明凭自己的才能又为朝廷平定了宁朱宸濠的叛乱,维护了明朝政治的稳定,这样一个为朝廷做出了巨大贡献的人,要将他给解决掉实则是无法找出借口 。
当真这样就完了吗?当时朕的皇帝朱厚照的左右侍从江彬对王阳明建功之事非常眼红,曾三番五次在术后面前进供王阳明的诬陷之词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如:疾病、健康、理财等),还请咨询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辽宁龙网」www.liaoning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