珞巴族有什么风俗习惯?少数民族珞巴族的来历


珞巴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少的一个民族,仅有3000人 。主要分布在西藏东起察隅,西至门隅之间的珞渝地区,以米林、墨脱、察隅、隆子、朗县等最为集中 。珞巴族内部部落众多,主要有“博嘎尔”、“宁波”、“邦波”、“德根”、“阿迪”、“塔金”等 。“珞巴”是藏族对他们的称呼,意为“南方人” 。
珞巴族的历史起源
“珞巴”意为南方人 。由于居住地区交通闭塞和与外界接触少,社会发展缓慢,直到解放前夕珞巴族还处于原始社会末期的家长奴隶制阶段 。珞巴族内部部落很多,各有不同的自称和他称 。据史料记载,自公元七世纪起,珞瑜地区即归入吐善王朝建制,此后一直在西藏地方政府统辖之下 。在1965年国庆节,经国务院批准,珞巴人才正式成为中华大家庭中的一员,享受到与其他民族一样的平等权利,1985年的国庆节,经国务院批准米林县南伊珞巴民族乡诞生 。
珞巴族的饮食习惯
珞巴族所有成年男子的腰间都挂着火镰,显然是为了野炊或吸烟取火方便 。但是,从一些饮食习俗中,仍可窥见珞巴族先民曾有过生食的历史痕迹 。如一些部落在盟誓时,要饮用血酒 。博嘎尔人每年收秋后杀牲庆祝,把余温未冷的牛血倒在酥油中饮用 。他们认为,野牛的骨髓吸出来生食味道最鲜美 。一部分珞巴人常把獐子肉剁成肉酱,拌上辣椒和姜末作为配料 。烧烤,是珞巴族最常见的一种加工食物的方式 。不管是植物性食物,还是动物性食物,都可以烧烤 。整条鱼投入火塘,埋上热灰,用不多时便焖熟可吃 。在山上捕获到大的动物,除烤吃外,还切成肉条,烤熟后长期贮藏 。
用石块烙制的食品也很常见 。把荞麦、玉米和达谢(一种木本棕类乔木树杆加工后提取的淀粉)研磨后,用水调和成稀面团,摊在烧红的石片上,先烙熟一面,再翻烙另一面,如饼太厚,烙过再埋入火塘的灰烬中,使其熟透 。珞巴族煮食食物的方法也很独特 。崩如、苏龙部落的人把达谢调成浆,放在大葫芦里,再从火塘里把烧红的石头取出来,立刻投放到葫芦里,利用石头的热量把达谢煮熟 。或者把粮食放进竹筒,加上水,堵上木塞,放在火堆上烧 。食用时用刀把竹筒破开 。这种方法多用于外出远行 。
采集和狩猎是珞巴族食物的重要来源 。他们捕捉山鼠的方法多种多样,用石板压、设小地弩、下活套都很有效 。有的家庭占的特定的捕鼠区,外人不得染指 。捕到山鼠后把毛烧掉煮熟便可食用,如果一时吃不完便烤干、晒干贮藏备用 。珞巴地区的山鼠肥而大,肉质细嫩,往往是婚嫁待客的上乘佳品 。珞巴族是一个非常好客的民族,招待客人端出的食品,客人必须吃完 。主人还要当着客人的面,先喝一口酒,先吃一口饭,以示坦诚 。珞巴人把挽留客人视为荣耀,如果待客不周,会遗憾终生 。
珞巴族的节日习俗
吉祥年节
除了散居在墨脱、米林一带的少部分珞巴人与藏族一道过藏历年外,各地的珞巴人都有自己的年节 。珞巴年节是按照本族历法推定,过节时间虽不一致,但都是在一年劳动之后 。
珞渝西部的珞巴人约于藏历年二月过“旭独龙节” 。过年这天,由“纽布”(巫师)手执一根贴满五彩羽毛的棍子,在村寨里挥舞念经,全村人围拢在一起欢歌起舞,祈祷丰收 。年节期间,各家各户都拿出酒肉,在一起聚餐 。老人对歌追忆部落的古老历史,青年人对歌表达爱慕深情 。夜幕降临后,在熊熊篝火旁,欢歌笑语此起彼伏 。
珞渝东部的珞巴人在藏历十二月十五日过“洞更谷乳木”节 。人们把年前宰杀的猪、牛剁成一块块,分送给家族或母系的亲友,保留着共享劳动果实的古俗 。牛肉吃完了,头盖骨却不扔掉,要高高地悬挂在自己家中墙上,作为勤劳和富有的象征,世代相传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如:疾病、健康、理财等),还请咨询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辽宁龙网」www.liaoning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