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外资利用30年,云南咖啡之困:产业全国第一,却捧着金饭碗讨饭( 二 )


孜孜不倦的努力下 , 铁皮卡日渐成为临沧、保山、德宏等地的优势咖啡品种 , 云南咖啡的未来似乎一片光明 。
然而 , 随着产量的增长 , 劣势开始暴露出来 。
咖农们缺乏正确的种植观念 , 品质不一的咖啡果混作一堆 , 依靠自然晾晒 , 一旦下雨就发酵 , 这种靠天吃饭的方式 , 质量损失极为严重 。
被外资利用30年,云南咖啡之困:产业全国第一,却捧着金饭碗讨饭
文章图片
更揪心的是 , 很多靠育苗赚钱的商人 , 用早衰的咖啡植株做采种母本 , 让不懂的种植户购买定植到地里 , 投产当年就发生了大面积叶锈病危害 。
为改变现状 , 80年代开始 , 本着学习外国先进经验的前提 , 也为了顺应改革开放的大背景 , 雀巢、麦氏、卡夫在内的国际咖啡巨头 , 先后落户云南滇西咖啡产区 。
被外资利用30年,云南咖啡之困:产业全国第一,却捧着金饭碗讨饭
文章图片
满心期待的咖农万万没想到 , 等来的竟是万劫不复的“深渊” 。
为达到目的 , 外资企业不遗余力地推广起耐病高产的“卡蒂姆”
, 在资讯尚不畅通的年代 , 天真的咖农们深信不疑 , 纷纷砍掉铁皮卡老树 , 重新种植卡蒂姆豆 , 落入了蓄谋已久的“陷阱”里 。
被外资利用30年,云南咖啡之困:产业全国第一,却捧着金饭碗讨饭
文章图片
卡蒂姆豆不仅有涩味 , 且区分度低 , 属于低端品种 , 只能用作速溶咖啡 。 跨国资本不费吹灰之力 , 便将这片宝贵的稀有咖啡地 , 变成了自己廉价原料的供应地 。
于是 , 90年代开始 , 无数速溶咖啡厂在云南地区兴建 , 也正是从此时起 , 云南咖啡品质低劣的言论开始甚嚣尘上 。
步步为营的精心布局下 , 云南咖啡的命运 , 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
02
被外资利用30年
云南咖啡遭贱卖
跨国资本设定的低质量商业化路径 , 让云南咖啡陷入了处处被动的状态 。
一度 , 在云南省政府和雀巢农艺部的推动下 , 全省的卡蒂姆咖啡豆种植面积近十万亩 。 但规模面积扩种后 , 接踵而来的便是销路问题:雀巢当时每年仅收购3000-5000吨 , 剩余的大量产品必须自谋出路 , 这给了资本大肆压价的可趁之机 。
被外资利用30年,云南咖啡之困:产业全国第一,却捧着金饭碗讨饭
文章图片
作价依据纽约期货价减10美分/磅 , 而不是根据口感质量的高低定价 , 甚至有一年 , 由于买家耍诈 , 签约成交价为纽约期货价减30美分/磅 。
可气的是 , 被低价收购的云南咖啡 , 只要到国外贴牌成为“进口咖啡” , 便能摇身一变 , 以高昂的价格转卖给中国消费者 。
根据官方数据 ,
每吨云南咖啡豆相比国际同等产品 , 至少贱卖3000元人民币左右 。 30多年来 , 我国至少累计损失了上百亿元人民币 。
另据经济学家计算 , 一杯30元左右的咖啡 , 落到咖农手里的部分 , 竟然只有两毛钱 。 而有了云南咖啡“做嫁衣” , 跨国资本得以大肆扩张中国咖啡市场 , 赚得盆满钵满 。
被外资利用30年,云南咖啡之困:产业全国第一,却捧着金饭碗讨饭
文章图片
这种做法还引发了另一种恶性循环:不注重采果质量、不注重加工质量 。 咖农们普遍认为 , 讲究口感不如提高产量 , 只要产量高 , 哪怕单位卖价不高 , 总体收益还能过得去 。
被外资利用30年,云南咖啡之困:产业全国第一,却捧着金饭碗讨饭
文章图片
为提高产量 , 咖农们大量施用化肥 , 导致咖啡树在投产前三年高产(据说有的能产450公斤/亩) , 三年后却急剧早衰 , 之后不得不每两年就截杆一次 , 大量施用化肥也让土地板结 , 无异于杀鸡取卵 , 自断后路 。
由于种植管理粗放落后 , 又缺乏确切的行业标准、仓库物流等产业配套 , 混乱的局面 , 导致云南咖啡的口碑进一步崩坏 , 直接与“烂豆”挂钩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如:疾病、健康、理财等),还请咨询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辽宁龙网」www.liaoning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