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从闵行体育馆到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方舱医院设计有技术标准

周寰 设计
3月20日下午 , 接到对闵行体育馆进行应急改造 , 作为集中隔离管理场所收治轻症和无症状感染者的指令后 , 华建集团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简称“上海院”)的设计师团队们再也没有停下脚步稍作休息 。
300多人的团队半个多月承担了20余项应急项目改造设计 , 如今这些隔离点加起来能够提供四万余个床位 , 而目前正在加班加点改造的国家展览中心第一期也将提供2.4万余个床位 。
发现阳性感染者 , 快速转运收治是控制本次疫情的关键 , 和病毒共同赛跑的 , 除了疾控人员 , 还有这些改造方案的设计者 , 丈量的脚步更快一些 , 手中的绘笔更忙碌些 , 或许就能为战疫赢得转机 。
团队从闵行体育馆到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方舱医院设计有技术标准
文章图片

国家会展中心方舱医院改造后 本文图片均为 受访者 供图
临危受命
3月20日下午2点 , 在参加完由闵行区政府召集的闵行体育馆改建紧急会议后 , 华建集团副总裁龙革立即牵头组建华建集团闵行体育馆应急改造项目设计团队 , 由上海院为主 , 集团旗下环境院、科创中心提供部分支持 。
在疫情严峻的情况下 , 项目团队成员克服各自困难 , 2小时内就有20余人在闵行体育馆工程现场集结 , 并在现场短时间内进行决策 。
由上海院首席总建筑师陈国亮担任设计总负责人 , 杨凯、汪海良担任现场项目经理 , 各专业技术骨干若干人 , 组成华建集团闵行体育馆应急改造工程设计团队;同时配备远程协同团队10人 , 负责后台配合 , 即刻开展工作 。
陈国亮带领设计团队 , 与申康以及中山医院相关专家密切配合 , 着手开展第一轮方案设计工作 。 扛起来 , 能够临危受命 , 在陈国亮看来得益于上海院从1950年代建院以来一直在医疗建筑领域从事设计和研究 , 逐渐积累起丰富的经验 , 甚至在应急医疗方面也建立了一支过硬的队伍 , 在非典时期曾耗费24小时就拿出设计方案 , 建设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 , 而在新冠时期它依旧是上海人民的一个“堡垒” 。
设计 , 是与时间的赛跑 。 经过短短两小时 , 在拿到原建筑图纸的基础上 , 首轮设计方案很快“出炉” , 向防疫工程指挥部汇报通过后 , 设计师团队很快进入项目现场 , 勘测每个角落 , 细化方案细节 , 至3月21日晚 , 经过30多个小时的挑灯夜战 , 设计主体工作基本完成 。
【团队从闵行体育馆到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方舱医院设计有技术标准】3月23日 , 闵行体育馆方舱正式启用接收感染者 , 项目投入使用后 , 各专业团队仍在持续提供技术保障 , 并总结经验 , 编制建设运营手册 , 保障项目全生命周期的顺利运营 。
团队从闵行体育馆到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方舱医院设计有技术标准
文章图片

新国际博览中心改造设计工作照
无缝衔接
陈国亮带着设计团队退出闵行体育馆不久 , 便投入了新国际博览中心的改造设计工作中去 。
3月25日上午8点半 , 陈国亮和机电院院长张伟程、项目经理竺晨捷先期抵达现场 , 对现场进行了简单踏勘 , 然而当天会议就提出要求 , 要求设计方在25日深夜、最晚可延到26日凌晨把施工图完成 , 以便施工单位在最晚的26日早上可以开始施工 。
然而 , 新国博的“大”体量给工程设计改造带来了高难度 。
30万方土地 , 不像其他场馆可能只由一家医院运营 , 新国博进驻多个医疗团队 , 设计方需要与这些一线直接使用者、不同院方进行沟通 , 兼顾不同院方使用需求;再加上相关政府部门、施工单位等不同群体 , 沟通协调工作量非常之大 。 除了上述巡场检查、沟通协调量大 , 大体量场馆改造设计、尤其是要在短期内完工 , 给设计也带来了较大技术挑战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如:疾病、健康、理财等),还请咨询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辽宁龙网」www.liaoning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