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美是人的天性 , 但近年来 , 受广告、影视剧等多方面的影响 , 人们对于美的追求变了味道 , “容貌焦虑”充斥着年轻一代 。 在利益的驱动下 , 医美行业的无证经营、虚假宣传、违规操作 , 助长“容貌焦虑”情绪蔓延 , 误导消费者 , 让其忽视医疗美容行业潜藏的风险 。 同时 , 低廉的违规成本 , 不公平、不透明的竞争环境 , 也让医美行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趋势 , 进而限制医美行业的发展 。
未来 , 亟须加强医美行业规范化管理 , 推进医美行业整体健康发展 。 在行业标准化的背景下 , 医美行业临床诊疗质量和水平将有效提升 , 减少或避免各类医疗事故发生 , 为医美工作者和医美求美者做好风险管控 。
5年间投诉量增长近14倍
【重中之重医美标准体系亟须建立 合规是重中之重】近年来 , 黑医美、黑机构、黑医生、黑场所、黑针剂等医美投诉常见于各大端口 。 究其原因 , 则是医美行业体量极速增加的背景下 , 从业机构及个人良莠不齐 , 存在以“最大利益”为目标 , 而将“安全”抛在脑后 。
非法执业、无证经营、水货泛滥、虚假宣传、违规操作直接加剧了消费者的医美体验风险 , 令纠纷投诉“直线上升” 。 中国消费者协会官网投诉数据显示 , 2015年到2020年 , 全国消协组织收到的医美行业投诉从483件增长到7233件 , 5年间投诉量增长近14倍 。
中消协相关人士表示 , 随着经济水平提高 , 消费和生活观念的改变 , 医疗美容行业逐渐被人们所认知和重视 , “美丽”需求不断增加 , 美容消费乱象有所抬头 。 从投诉重点来看 , 医疗美容服务不规范 , 甚至发生人身伤害等严重事故;一些美容机构混淆生活美容和医疗美容 , 超范围开展美容项目 , 进行无证经营;机构内美容师、执业医师等人员没有相应资质;发布虚假医疗美容广告 , 诱导消费者办理美容网贷 。
根据中消协发布的《2021上半年投诉分析11大投诉热点及典型案例》 , 2021年3月 , 消费者黄女士投诉 , 称其在刷短视频时看到相关医美广告后 , 按照广告指引到线下门店接受服务 , 并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办理了美容贷款 , 后续双方产生纠纷 。
中消协表示 , 经调查发现 , 被诉经营主体大股东在宁波、台州、温州、嘉兴、扬州、厦门、郑州、合肥等多地持多家美容经营企业大额股份 , 但这些企业大多自2019年8月至11月和2020年6月至7月两个时间段成立 , 于2020年9月至2021年3月注销 , 经营时间短的不足半年 。 中消协认为 , 涉案公司快速、高频、短暂、多地的开业、关闭 , 其目的涉嫌蓄意设幌、圈钱谋财 , 诱导消费者办理美容网贷 , 并且涉嫌无照经营、无资质开展医美服务等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 。
事实上 , 类似于此的维权并不在少数 , 黑猫投诉显示 , 医美、整形、整容三个关键词下 , 投诉达2858条 。 其中 , 大多与黄女士一样 , 在短视频、“种草”等社交平台看到引流广告 , 到线下消费时被骗 。 另外 , 假针剂、假医疗人员也存在于多数投诉内容中 。
德国莱茵TUV大中华区管理体系认证部副总经理吴克俭表示 , 从2019年中国医美行业针剂合法比例来看 , 市面流通针剂正品率只有33.3% , 也就是1支正品针剂背后伴随至少2支非法针剂流通 。 假货针剂无法保证无菌生产和医疗标准存储运输 , 滋生细菌或失去活性 。 或为凸显注射后效果 , 采用违禁成分 , 包括致癌物质、激素、生长因子等 , 注射后出现畸形、溃烂情况 。
“而非法医美场所中 , 90%以上医疗设备都是假货 。 ”吴克俭表示 , 根据行业协会统计显示 , 平均一年有20000起由于医疗美容导致毁容的投诉记录 。 此外 , 全国消费者协会统计2019年医疗美容行业的投诉数量6138起 , 其中投诉原因质量问题23%排第二位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如:疾病、健康、理财等),还请咨询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辽宁龙网」www.liaoning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整形 无资质人员涌入,微整形、轻医美、午餐美容乱象频发
- 部位三月女神节医美内购“惠”活动——西安市第一医院眼科医疗美容门诊
- 美容娇点·姜宇禄教授与他的医美团队
- 医美 当他们热衷护肤做医美……男士也开始容貌焦虑了吗?
- 医美 济南海峡整形科普:乔雅登质颜,让嘴唇“嘭”起来
- 医美 提醒:号称能变美的10个操作,可能是个“骗局”,女性们要关注
- 技术抗衰成春节医美市场主旋律 微拉美引领轻医美破局
- m22 医美无平替!4个小众贵妇级轻医美项目,谁做谁说值
- 盛大爱空间标准化家装成都体验店,2.26在富森美高新1号店盛大开业
- 脸部 建议穿着标准衬衫领,避免拉长脸部轮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