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尚·马龙《大钢琴Ⅱ》专辑封面 。资料图片
文章图片
尚·马龙《梦与幻之间》专辑封面 。资料图片
文章图片
从事音乐创作可以有两条路 , 一是越走越深 , 二是越走越宽 。 前者向着常人所不能企及之处 , 后者向着音乐所未到达之处 。 如今 , 古典、流行、爵士、摇滚、电子、新世纪……各种音乐类型之间的壁垒和界限正在被打破 , 音乐所能承载的意义远比我们想象得要丰富:它是立体的 , 而不是平面的;它是包容的 , 而不是排他的;它是变化的 , 而不是程式化的 。 创作者要以海纳百川的胸怀 , 拥抱不同音乐和文化 , 在不断创新中拓宽音乐的边界、激发音乐的无限可能 。
基于这样的想法 , 多年前我从古典钢琴演奏转为新世纪风格创作 , 并游走于多种风格之间 。 在很多次大胆涉足跨界后 , 我的艺术风格逐渐走向融合 。
融合侗族大歌与现代音乐
在众多融合音乐专辑中 , 2008年创作的《侗融》于我而言最具独特意义 。 “侗融” , 融的是侗族大歌和现代音乐 , 这样的组合听上去似乎有些“不可思议” 。 作为一种多声部合唱形式 , 侗族大歌没有伴奏 , 没有指挥 , 精准度却不亚于西方严谨的和声模式 。 也正是因为没有乐器伴奏 , 它更加注重节奏的运用 , 用极其强烈、充满力量的旋律呈现排山倒海的气势和大开大合的情感 , 让人在高低起伏间听到虫鸣鸟叫、高山流水、人间喧闹 。
而我 , 恰好喜欢处理人声 , 喜欢与旋律打交道 。 于是 , 我多次去贵州采风 , 在贵州侗寨一住就是一周 , 把当地艺术家表演的侗族大歌录下来 , 再带回工作室 , 用钢琴、萨克斯、打击乐等乐器为其“伴奏” 。 通常先形成旋律 , 然后尝试加入不同的和弦、节奏等 , 看看哪种搭配最为协调 。
比如歌曲《黎平》的创作灵感 , 就源自侗族歌曲《如果我不唱歌 , 你会说我很骄傲》 。 原曲是无伴奏合唱:“说不唱歌 , 朋友说我心高气傲 , 尽情欢歌 , 朋友说我心直率 , 喜欢我唱 , 我就唱开怀 , 一生一世能有多少载 , 高山再陡也有盘路绕山过……”旋律悠扬舒展 , 与歌词传达的朴素人生哲理和豁达生活智慧相契合 。
如何让民族风与国际范儿融为一体?我在人声的基础上加入和声及和弦 , 以增添音乐的立体感、结构感;去除一些人声 , 在和声部分加入一些花式钢琴演奏技法;在器乐伴奏方面 , 急促的鼓点、迷幻的电吉他、低沉的贝斯等不同乐器的进入要与人声的高低、强弱、缓急相呼应 。 就像烹饪一样 , 依次下入不同的食材和调料 , 但始终不能忘了主材是什么 。 所以 , 不论如何“融” , 我都要尽力尊重人声的独特性 , 在此基础上增加一点现代或西方的口味 , 让它更容易被其他文化群体理解和欣赏 。
不同乐器的巧妙运用和搭配在融合音乐创作中至关重要 。 中西乐器音色不同 , 互为补充 , 只要编曲得当 , 合奏起来通常很和谐 。 这是一次全新的探索 , 由此我走进了一个广袤美丽的音乐国度 , 越往里走 , 越是好奇 , 越是沉醉其中 。 此后 , 我用150多次旅行、3张专辑、40多首融合音乐作品和上百场演出 , 来致敬这个赋予我无穷灵感的国家 。
对话中国民乐与音乐家
与中国民乐的亲密接触源于一场与昆曲艺术家跨界合作的音乐会 , 那是我第一次了解到丝竹管弦的魅力 , 惊讶于昆曲伴奏的乐器配置之齐全 , 更感受到中国传统音乐的博大精深 。 中国传统音乐使用宫、商、角、徵、羽五声音阶 , 乐器多是旋律性的单音 , 而钢琴是立体的多声乐器 。 因此 , 我在融合创作时会运用五声音阶 , 用古筝、竹笛、琵琶等中国乐器演奏旋律 , 钢琴或其他西洋乐器演奏和声 。 二胡是我最喜欢的中国乐器 , 放眼全世界形形色色的乐器 , 二胡独树一帜 。 它的音色像人声在诉说 , 欲断又连似欲言又止 , 弦音急转似话锋突变 , 丝缕平缓似心绪平复 , 这与爵士钢琴撩拨情绪的特质有异曲同工之妙 , 将两者结合可以让乐曲的故事性和表演张力倍增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如:疾病、健康、理财等),还请咨询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辽宁龙网」www.liaoning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张予曦为显身材也挺拼的,T恤故意卷起来穿,露出小蛮腰挺抢镜
- 身材 张予曦为显身材也挺拼的,T恤故意卷起来穿,露出小蛮腰挺抢镜
- 样式 沈梦辰真是心机girl,穿牛仔裙故意露出“安全裤”,美腿成功抢镜
- 国家 文化创新的新突破:探索、融合国潮文化的哈弗H6国潮版
- 文化 文化创新的新突破:探索、融合国潮文化的哈弗H6国潮版
- 佳丽上海故事 无数爱美女性的共同选择
- 曲线美 鞠婧祎太“心机”,不想秀腿故意把靴子拉上去,结果意外A爆全场
- 国家刚柔并济“冰丝带”背后的故事
- 都懂分享一波街边随手拍,是怎么做到每一张都这么有故事感的!
- 国家科技冬奥| 刚柔并济“冰丝带”背后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