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妻用一座座建筑的“狂想曲”,关照自己的内心

近日 , 由建筑师马岩松领衔的MAD建筑事务所出版了最新作品集《MAD狂想曲》 。 在上海UCCA Edge美术馆报告厅的新书发布会上 , 马岩松分享了自己的建筑实践和思考 , 并与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李翔宁展开了对谈 。
【后妻用一座座建筑的“狂想曲”,关照自己的内心】“我觉得狂想曲就是我自己走过的一条路……个性是文化和人性中非常重要的东西 , ”马岩松强调对于内心的关照 , “我看到一些伟大的建筑作品 , 可能从来都不是属于那个时代的 , 但是回过头来看 , 这些非常关照自己内心的人 , 形成了一个璀璨的星空 , 形成了文化世界 , 然后成为了我们去任性的一些依据 。 ”
《MAD狂想曲》(MAD Rhapsody)一书收录了事务所自2004年成立至今的23个建筑作品 , 分布在18个国家地区 , 覆盖公共文化建筑、城市更新、城市综合体、住宅及艺术作品等不同类型 。 对于“狂想曲”的命名 , 马岩松表示:“我们的作品就像这么一部狂想曲 。 事务所叫做 MAD 本身就是疯狂的意思 , 表达反叛 , 也表达着对遵循单一的章法 , 所谓正确的目标 , 枯燥的形式 , 单调的语言的反对 , 我们更感兴趣的是用丰富、充沛纯粹的情感去回应多姿多彩的真实世界 。 ”建筑作家菲利普·朱迪狄欧(Philip Jodidio)则在本书的序言中写道 , “书中每一个序列(或建筑作品)都与马岩松创作所关注的议题:时间、超越现实、和谐感、自然景观 , 最终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 ”
后妻用一座座建筑的“狂想曲”,关照自己的内心
文章图片

越后妻有“光之隧道”_摄影:Osamu Nakamura
在新书发布会现场 , 马岩松分享了对于建筑与自然以及周围环境关系的看法 。 2018年 , 马岩松和事务所在越后妻有大地艺术祭上呈现了作品“光之隧道” 。 “我们做了一个艺术的改造 , 把山洞变成了一个反射的材料……人进去以后 , 会看到一个完整的圆形 , 通过反射 , 天和人就融成一体了 。 ”由此 , 他思考在自然中做一个作品时 , 人到底能做什么 。 “很多时候建筑师谈论自然 , 别人就说你做的所有自然都是假的 , 在西方 , 自然就是自然 , 人造就是人造 。 但是东方看自然有点不一样 , 比如园林中的自然 , 它是一种编排 , 产生一种超自然的感觉 。 ”马岩松说道 , 在越后妻有的这个自然空间 , 他没有创造过多的东西 , 而是试图营造一个想象的空间 , 让人工和自然形成平衡的对话 。
后妻用一座座建筑的“狂想曲”,关照自己的内心
文章图片

乐成四合院幼儿园_摄影:存在建筑
后妻用一座座建筑的“狂想曲”,关照自己的内心
文章图片

乐成四合院幼儿园_摄影:存在建筑
“四叶草之家”是MAD位于日本的另一个项目 。 这是一所位于爱知县的幼儿园 , 由老房子改造而成 。 马岩松在设计中保留了原本的木结构 , 将其作为新建筑的一部分 , 在外部加建了白色的帐篷外壳 。 在他看来 , 老房子的木结构能够寄托房屋主人一家的情感 。 “建筑师跟对他所要面对的人的生活应该有这样的联系 。 ”他解释道 。
后妻用一座座建筑的“狂想曲”,关照自己的内心
文章图片

朝阳公园广场_摄影:Hufton + Crow
后妻用一座座建筑的“狂想曲”,关照自己的内心
文章图片

朝阳公园广场_摄影:Hufton + Crow
在北京 , 马岩松设计的朝阳公园广场受到了不少争议 。 该作品是源于他“山水城市”理念的实践 , 也就是在城市中追求自然的意境 , 并非只是把城市里的建筑直接建成山的样子 。 在他看来 , 中国城市没有必要追随西方工业文明的脚步 , 而应该设法创造出一种在精神文化高度上 , 能和那些具有东方自然哲学的古典城市相提并论的新城市 。 朝阳公园广场便是他的一种尝试 , 而在新书发布会现场 , 他也坦言不少人批评建筑在环境中的格格不入 , 但是在建筑历史学家王明贤的画作中 , 朝阳公园广场被拼贴于古典山水绘画中 , 并无违和感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如:疾病、健康、理财等),还请咨询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辽宁龙网」www.liaoning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