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东西问 | 崔勇:中西建筑思想交融中如何消除文化焦虑?

(东西问)崔勇:中西建筑思想交融中如何消除文化焦虑?
中新社北京1月10日电 题:崔勇:中西建筑思想交融中如何消除文化焦虑?
作者 任雨萌

中西东西问 | 崔勇:中西建筑思想交融中如何消除文化焦虑?
文章图片

中国传统建筑讲求形态、情态、生态观念三位一体 , 正如《周礼》所述 , “天有时 , 地有气 , 材有美 , 工有巧 , 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 。 而西方建筑构造奇巧 , 擅用先进科技 。 这两者共同铸就了未来东西方建筑的发展之路 。
近日 , 同济大学建筑历史与理论博士、中国艺术研究院建筑与公共艺术研究所研究员崔勇接受中新社“东西问”栏目专访 , 阐述中国传统建筑“天人合一”的理念 , 以及建筑形态、情态、生态理念的融合对当代东西方建筑发展的启示 。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采访人员:中国传统建筑是数千年农业文明的结晶和见证 , 也是古人崇尚的“天人合一”思想在有形世界中的体现 。 在您看来 , 中国传统建筑思想中有哪些主要特征?
崔勇:中国传统建筑最主要的特征首先在于其哲理性 , 即建筑中蕴含的人为环境和自然环境有机融合的思想 。 中国传统的建筑思想与中国人的生存方式、生存智慧相一致 , 对于“天人合一”的理念抱有终极的崇信 , 追求天道、地道、人道相和谐 , 不与自然抗争、冲突 。 这一特征体现在 , 建筑靠山近水 , 或山环水绕 , 形成古人所说的“风水宝地” 。

中西东西问 | 崔勇:中西建筑思想交融中如何消除文化焦虑?
文章图片

2021年4月30日 , 游客在北京故宫博物院游览 。 中新社采访人员 盛佳鹏 摄
其次 , 在中国传统建筑学中 , 建筑、城市、园林这三种现代建筑学科分类有机融合 。 城市可以是座园林 , 建筑也可以变成城市 。 以北京故宫为例 , 当时的紫禁城既是世界上最大的封建帝国城市 , 同时也是一座巨大的建筑——拥有9999间房的大合院 。 结合颐和园、圆明园等建筑群 , 紫禁城也可看作一个巨大的园林 。 在当代中国 , 仍具有集建筑、城市、园林三位一体的城市包括“山城”重庆 , 三江交汇的武汉等 。
中新社采访人员:在建筑的形态、情态和生态三方面 , 中国建筑有哪些营造特点?比如建筑形态方面 , 中国传统建筑以木质榫卯结构为主 , 这与西方建筑体系有何不同?
崔勇:中国传统建筑将形态、情态、生态融为一体 , 这也是美的建筑应满足的三个标准 。
建筑形态即建筑的造型 , 中国传统民居、宫殿、宗教建筑 , 在建筑选材和结构上 , 都以木质榫卯为主 。

中西东西问 | 崔勇:中西建筑思想交融中如何消除文化焦虑?
文章图片

游客在山西省应县参观著名的辽代木塔 。 应县木塔全称为“佛宫寺释迦塔” , 塔高67.31米 。 全塔纯木结构、无钉无铆 , 与意大利比萨斜塔、法国埃菲尔铁塔并称“世界三大奇塔” 。 中新社采访人员 侯宇 摄
一方面 , 中国传统建筑对木材的选用是自然的选择 , 也是中国人智慧的体现 。 木是五行元素之一 , 有着“野火烧不尽 , 春风吹又生”的象征意义 。 而木材的选用决定建筑的营造以榫卯结构为主 , 该结构使得建筑更加容易拼接、组装 , 甚至拆毁重建 。 总体来说 , 选择木头作为建筑材料契合了中国有机建筑的观念 。
另一方面 , 木的材质也决定木构建筑的形态彼此勾连 。 正如《阿房宫赋》中描述的“各抱地势 , 钩心斗角” 。 而彼此勾连的建筑结构在整体上形成了一种以单体建筑为单位 , 横向扩展延伸成为街巷 , 乃至城镇的建筑群 , 是亲地的艺术 , 是大地的景观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如:疾病、健康、理财等),还请咨询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辽宁龙网」www.liaoning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