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美术创作向着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敞开(全面小康画卷)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 , 让美的创造更富有活力 。 在城市和乡村的公共景观中 , 新颖的公共艺术、文创产品等 , 满足着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 。 在美术馆、文化馆展厅中 , 近年来涌现的美术作品、设计产品 , 提升着人们的审美素养 , 引领着审美风尚 。 美 , 在田野、在社区、在生活 。 如何更好发挥美术的社会功用 , 滋养人们的精神生活?这既是新时代的美学课题 , 也是艺术创作的现实命题 。 一批美术工作者在广阔天地中施展才华 , 共同写下美的答卷 。
邂逅诗意田园
乡村公共空间 , 是传承乡土文化、留住乡愁记忆的重要场所 。 在美丽乡村建设中 , 公共空间治理成为重要抓手 , 许多设计乡土特色鲜明 , 亮点频现 。
当下 , 不少地方邀请设计师 , 对传统乡村公共空间进行改造 , 重塑诗意闲适的人文环境和田绿草青的生态环境 , 使老村落焕发新生机 , 展现乡土之美 。 在浙江湖州安吉县山川乡 , 一片原本废弃的厂房在设计师的精心改造下 , 摇身一变成为乡村记忆馆 , 为村民和游客带来别样的文化体验 。 乡村记忆馆没有进行过多装饰 , 而是就地取材 , 用村民造房剩余的红砖筑造墙体 , 用传统黄泥墙工艺修整墙面 , 地面用水泥做磨光处理 , 屋顶则保留了原始木屋架的结构美感 , 天窗不仅满足了采光需要 , 更将周边的山景引入建筑空间 , 使室内外空间和谐相融 , 成为人们阅读书刊、休闲娱乐、欣赏传统工艺的重要场所 。 在福建三明建宁县溪源乡上坪村 , 一间破旧的杂物棚被设计师改造为现代水吧“彩云间” , 窗板的一侧被漆成七彩 , 远远望去像是一抹升起的彩虹 , 为村庄带来灵动之美 。
深入挖掘乡村特色文化符号 , 盘活地域特色文化资源 , 成为许多村庄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重要手段 。 一些地方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厚的优势 , 探索推动非遗的保护与发展 , 使其融入当代生活 。 比如 , 四川成都崇州市道明镇竹艺村 , 将传统竹编文化融入建筑、文化活动、文创产品 , 探索出一条乡村发展新路径 。 一些地方将美术融入大众生活 , 吸引群众参与创作 , 激活了艺术助力乡村建设的内生动力 。 譬如 , 在有着50多年农民画创作历史的浙江衢州柯城区沟溪乡余东村 , 色彩斑斓的农民画在民居墙壁上随处可见 , 使人仿佛徜徉于露天画廊 。 村子里 , 还有一家新颖现代的乡村美术馆 , 游客可以在这里感受农民画的乡土味、乡亲味、乡愁味 , 也可以带走别具一格的农民画衍生文创产品 。
广袤的乡村大地上 , 各具特色的现代“山居图”正缓缓展开 , 田园风光与乡情乡愁交织 , 传承着历史古韵 , 散发着人文气息 , 闪耀着艺术之美 。
绘就多彩新城
地铁里的艺术装置、社区里的口袋广场、历史街区中的艺术长廊……近年来 , 艺术不断为城市添彩 , 提升城市功能品质 , 彰显城市特色和品位 , 使城市宜业、宜居、宜乐、宜游 。
在城市公共空间中 , 运用不同手法创作的大型美术作品 , 在多角度诠释城市文化精神的同时 , 也扮靓空间 , 为人们带来美的享受 。 像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公共艺术整体规划 , 以打造“世界上最繁忙的美术馆”为目标 。 在这里 , 《一线一城》运用铜方砖串联起北京中轴线上的经典景观 , 让来往乘客能够感受到这座城市的历史文化底蕴;动态装置《时间之花》借鉴中国传统折扇形制 , 诗意地展现了各个时区的时间;动态装置《花语》 , 则让弹力纤维织物组成的花朵 , 根据日照变化和音乐律动从容绽放……一件件公共艺术作品 , 让机场成为连接大众生活、展现人文关怀、彰显文化自信的艺术空间 。 各具特色的地铁壁画等 , 也成为人们日常出行中的一抹亮色 。 步入广州地铁4号线南延段南沙客运港站 , 海鸥造型的灯具、蓝色石材地面、宝船造型的艺术装置 , 使人仿佛来到海边 , 呼吸着海洋的味道;走进呼和浩特地铁2号线内大南校区站 , 公共艺术《书山有路》深度契合站点周边浓厚的教育氛围 , 作品以呼和浩特大青山为灵感来源 , 让纸的质感与中国传统青绿山水的色彩相融 , 文化气息浓郁 。 在艺术助力下 , 一座座地铁站正成为城市文化窗口 , 展现着都市历史风貌与时代风采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如:疾病、健康、理财等),还请咨询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辽宁龙网」www.liaoning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