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过时”的建筑都应该拆掉吗

【环宇杂谈】
所谓“陈旧过时”的东西 , 透过它后人知道我们在干什么 , 这是留给后代最宝贵的东西 。
李宇嘉
不久前 , 我老家乡下的老宅子拆掉了 , 女儿很不解地问到 , “为啥要拆掉呢?” 。 我不假思索地告诉她 , “新房子住得更舒服呀!” , 女儿无语了 。 后来我仔细盘算 , 父母刚刚入住的新房子 , 像城里的商品房一样 , 住起来是很舒服 。 但对于女儿来说 , 她想体验的是老宅子独特的风格 , 比如住家的平房两边是鸡窝、羊圈、菜园子 , 放饲料和柴禾的房子 , 对她而言这都很新鲜 。
【女儿“过时”的建筑都应该拆掉吗】如果新房子和商品房一样 , 估计女儿以后就不太愿意回乡下了 。 而且 , 老宅子就是一部活生生的教科书 , 它会让女儿以及女儿的后代们知道 , 她的父辈、祖辈以前住在什么样格局的房子里面 , 一年四季用什么燃料做饭取暖?家禽怎么孵蛋和上架 , 羊圈里厚厚的粪便有什么作用等等 。 现在 , 如果房子这个主要的实物不复存在了 , 不管你怎么给她讲过去的故事 , 她都很难理解的 。
奇怪的是 , 人们很喜欢把过去的东西与现代文明作比较 , 如果被认定为是旧的 , 就会给他们贴上“陈旧过时”、“不合时宜”的标签 , 它们大概率会逃不掉被拆的命运 。
这让我想起广东省唯一一个世界文化遗产——开平碉楼 。 几十年前 , 谈起开平碉楼 , 都认为是灵异的、鬼怪的、邪门的 , 甚至是不伦不类的 , 但谁也没有想到 , 2007年6月“开平碉楼与村落”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 成为中国首个华侨文化世界遗产项目 , 也是广东省唯一一个世界文化遗产 。 很多人认为 , 广东有很多值得列入的遗产项目 , 为何开平碉楼入选呢?
其实 , 这是偏见在作祟 , 往高了看 , 历经百年风雨吹打的开平碉楼 , 它守望着海内外开平同胞的世纪乡愁 , 见证了这片土地的沧桑巨变 , 而这种价值正是历史文化遗产的核心 。
矗立在乡间那些庞大的私人住宅都是上世纪初从开平、台山被“卖猪仔”到海外当劳工的乡野村民飞黄腾达后回到家乡修建的 。 建筑风格独特 , 初一看甚为怪异 , 中西杂糅 , 各处可见爱奥尼柱、多立克柱、拜占庭式穹顶、罗马式三角顶等西方风格装饰 , 甚至可见到伊斯兰风格的穹顶 。 楼体上 , 则呈现上大下小 , 高耸突兀的视觉 。
身处闷热潮湿的广东亚热带地区 , 房子舒适性很成问题 。 用讲究中庸之道 , 做事中规中矩的中华传统文化标准衡量 , 这样的建筑结构更是显得特别奇怪 , 但恰恰反映出最早一代的华侨没有多少学识但他们具有很强的文化包容性这个事实 。 此外 , 他们身在海外但赚钱了就要回家光宗耀祖 , 这种嵌在骨子里的文化心理也体现在那一幢幢高楼上 。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 , 广东开平和台山一带土匪横行 , 无恶不作 。 村民们团结一心对抗土匪 , 将住宅建成碉楼形式用以防卫 。 人的活动空间由地上搬到楼上 , 楼的上层留出足够多空间 , 形成“上大下小”的布局 。 高耸突兀、窗户狭小、密不透风 , 考虑视野开阔、适于防卫 。 但在屋内、建筑细节之处 , 祭拜祖先、小桥流水、报国忠贞 , 浓浓的乡土文化和家国情怀 。
如果认为这样的建筑怪异、不和谐而将之拆掉 , 我们怎么给小孩讲那段历史?同样被认为是怪胎的还有大城市的城中村 , 现在 , 很多地方主政者的观念中 , 城中村是城市的“伤疤”甚至是藏污纳垢的毒瘤 , 想着法子要将其拆掉而后快 。 但是 , 如果我们观察城中村的特征 , 比如握手楼、二房东、廉价快餐、打工仔等 , 就会对我国快速城市化、工业化、房地产化那段历史产生清晰的认识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如:疾病、健康、理财等),还请咨询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辽宁龙网」www.liaoning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