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没有表情包的聊天失去了灵魂?( 三 )


彭兰通过研究分析 , 除了年轻群体的总体文化属性外 , 不同的表情包还可能会折射出各种亚群体的文化 。 “很多表情包是在特定的社区或群体中产生与传播 , 或代表了特定群体的兴趣与趣味 , 也可能与某些群体的集体记忆相关 , 因此 , 一些表情包中还加载了亚群体文化的密码 。 ”即使是90后、95后、00后这些同属年轻人群的群体 , 在使用表情包时也会有差异 , 而不同文化取向的群体 , 也会有不同的使用偏好 。 在一些群体也会出现自己独有的小众表情包 。 “当发现对方和自己有同类型表情包的时候 , 会下意识地把对方看作自己人 , 产生亲近感 。 ”吴亚坤说道 。
扬长避短 , 表情包是否还有“无限可能”
即使认可表情包的功能性与趣味性 , 但沈心怡依旧认为频繁使用表情包、“尤其是斗图”等行为不够妥当 。 “反而会打破交流群内原有的秩序 。 ”在沈心怡看来 , 表情包的过度使用是对群内不参与“斗图狂欢”的人的一种打扰 , “如果有刚刚发布的信息 , 就很可能被淹没在表情包的海洋里 。 ”
彭兰在论文中指出 , “斗图狂欢”像是基于表情包的“夸大性表演” , “有些时候表情包或许是真实情绪的一种夸大 。 它与互动中的表演需求相关 , 很多时候这是为了在互动、特别是群体互动(如微信群)中 , 引起他人的注意 , 有时甚至会变成一种暗地较量的方式 。 ”
吴亚坤同样不认同表情包的过度使用 。 “过度使用表情包容易导致信息沟通不顺 , 缺乏深度交流 。 产生一种对方在敷衍自己的感觉 。 ”吴亚坤和一位学生组织的师弟交流时就曾产生过这样的困扰 。 在忍不住和师弟沟通这件事后 , 吴亚坤得到了“有表情包为什么要说话”的回复 。 “我并不认可这种行为 , 表情包无法替代文字成为沟通的主要内容 。 ”
【社交没有表情包的聊天失去了灵魂?】在沈心怡看来 , 表情包使用时需要考虑使用的聊天场景 , “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 在代际沟通时这样的问题就更容易显现 , 也许你的长辈并不能很好地理解你通过表情包所传递的内涵 。 ”
85.31%受访大学生认为相较于之前 , 表情包的表现形式变得更加丰富 。 谈及表情包的发展 , 沈心怡表示 , 表情包承载着时代的记忆 。 人们甚至可以通过回忆过往的“爆款”表情包 , 窥见当时的社会热点 。 “不过 , 再好玩的游戏 , 时间久了也会腻 。 为了更好地生存发展 , 表情包不断革新、规范使用 , 是非常必要的 。 ”
表情包从网络走进现实 , 如果来对了场景 , 幽默感还会成倍放大 。 牛小犇看到过一则视频 , 拔河比赛上 , 一方队员把金馆长、熊猫头表情做成面具 , 戴在头上 , 引得另一方大笑不止 , 毫无还手之力 。
2018年 , 墨西哥首度举办了一场以表情包为主题的博物展——“Museo del Meme” 。 在展厅里 , 悲伤蛙、暴走漫画等火爆一时的“鬼畜”表情包被塑成雕塑 , 一些草率勾勒的图案和影视作品截图 , 被装裱进精致的画框 。 看着这些展品的照片 , 有网友“恍然大悟”:“三星堆的青铜器可能就是古蜀人的表情包?”也有网友跟着接茬:“说不定再过几千年 , 未来的人挖出了(表情包博物展上)这些雕塑 , 还以为我们就长这样 。 ”
这一展出的策划者介绍 , 此前他们已为这个展出准备了10年之久 , 而这10年 , 也是社交网络走向繁荣的10年 。
牛小犇亲眼见证表情包正走在一条百花齐放的大道上 。 “如果能把过去十几年的表情包话语变迁做精细的整理 , 做成一个展览 , 比如哪年流行什么‘梗’ , 哪年哪个系列的表情包最流行 , 那我一定会去看看 , 一定满满的都是回忆 。 ”在他的想象中 , 他可能从头到尾都在感叹:“这不就是当年的那个它吗?”(应受访者要求 , 文中牛小犇为化名)(见习采访人员 罗希 毕若旭 程思)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如:疾病、健康、理财等),还请咨询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辽宁龙网」www.liaoning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