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衣 浅谈中国古代服饰发展脉络和特征变化

服饰是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反映之一 。 它是在特定的社会生活及自然环境中形成 , 符合当时人们的生活习惯和审美意识 。 其特征主要表现在服饰的造型、款式、色彩、材料等方面 , 本文对这几个方面略作介绍 , 以便将传统服饰更直观的呈现出来 。
中国服饰史发展最为重要的定型阶段在春秋时期 , 形态上出现了颇为固定的两种模式:上衣下裳和上下连属式 , 历朝历代的服饰款式都在这两种服饰形制的基础上衍变而来 , 本章基于中国各个朝代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 , 从古代服饰的历史起源出发 , 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对不同朝代女性的典型服饰款式进行对比分析 , 提炼出服装的局部造型 , 得出各朝代服饰的结构特点和风格特征 。

上衣 浅谈中国古代服饰发展脉络和特征变化
文章图片

古代服饰结构的形成
古代服饰产生背景 , 中国古代服饰的发展分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三个时期 , 原始社会时期的人们对服饰的要求仅仅是遮挡身体 , 适应气候 , 所以那个阶段的人们对服饰的设计与制作从审美的角度考虑较少;奴隶社会时期 , 政治、经济、科技、宗教、文化等得到一定的发展 , 春秋时期百家争鸣 , 服饰成为了一种思想文化上的载体 。
一方面他们通过服饰体现对自然和祖先的崇敬 , 服饰色彩均取于自然中最常见的五个物种 , 讲究阴阳五行 , 另一方面服饰在这一时期成了统治阶级划分三六九等的工具 , 同时也是宗教信仰与统治者的需求相结合的产物 , 从而制定了礼服与冠服制度 , 统一天下民服 , 并采取严酷的刑法来阻止其他服饰的出现 , 效果却不如人意 。 就在这服饰冲突碰撞的过程中 , 服饰逐渐出现了颇为固定的两种模式:上衣下裳和上下连属 。
这两种形制也对中国历朝历代服饰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 几千年的服饰文化都是以此为基础交叉演变而来 , 形成中国独特的服饰风格 。
古代服饰形制的产生 , 据《易系辞》中记载 , 早在黄帝时代 , 祖先就有了衣裳 , 也就是现在人们所说的衣服 。 但是根据甘肃辛店出土的放牧纹彩陶盆 , 那个时期的人们已经有了把服装上下连在一起的意识 , 也就是上下连属制 , 但由于那个时期所留存到现在的衣物较少 , 没有实物可考 , 上下连属制服饰出现的时间难以判断 。
为了便于研宄 , 学者对它们出现的时期就此形成统一:上衣下裳形制的服饰诞生于商周之前 , 上下连属形制的服饰诞生于春秋战国时期 。 纵观中国几千年来的服饰历史 , 服装的款式可归纳为以下两种:上衣下裳和上下连属制度 。
这两种制度中 , 上衣下裳是最基本的组合规则 , 也是古人思想文化的体现 。
古代服饰裁剪手法 , 这种强调整体的和谐和神韵的理念在服装剪裁方法方面也有所体现 。 平面裁剪的理念遍布了整个服装历史发展的长河 , 同时这一裁剪方法也是中国古代服装的精髓所在 , 服饰的整体视觉上给人一种宽宏大气 , 端庄稳重之感 。
平面剪裁方法也更适合中国人短小、圆滑的肩部特征 , 这种剪裁方法将服饰的重量着重放在人体的肩部 , 使人与衣物之间能有更大的空隙 , 从而更加宽松 , 走路时人体带动服饰 , 端庄稳重的同时也不乏灵动之美 , 从而也强调主体的人的神韵 。

上衣 浅谈中国古代服饰发展脉络和特征变化
文章图片

服饰形制
【上衣 浅谈中国古代服饰发展脉络和特征变化】上衣下裳制 , 上衣是指上半身所穿的衣服 , “衣”是上衣的统称 。 包括衫、襦、袄、亵、裘等 。 衫:作内衣时衣身短于襦 , 做外衣时 , 比儒略长;襦:这种服饰刚刚出现的时候 , 衣身很短 , 为前开式长袖 , 衣领在胸前交叉 , 左边的衣襟压住右边的衣襟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如:疾病、健康、理财等),还请咨询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辽宁龙网」www.liaoning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