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漫迪奥的“翻车”:奢侈品艺术化策略已经失灵?( 二 )


由此导致的局面变动是 , 品牌估值超级昂贵 , 但是单品价格有所松动 。 具有高度辨识性的经典款出现售出量和换手率的双高 , 实用价值进一步缩水的同时 , 流通速率大增 。 频繁出入奢侈品用户群的新顾客们再次促生了本雅明所说的艺术功能转型 , 从习以为常的仪式性膜拜艺术 , 转向了大众化的展示性艺术 。 相应地 , 奢侈品牌竭力营造的传统与创新共在的艺术化营销策略就越发显得文不对题 。
再来看一看与陈漫人像摄影并置的实物展品 , 那个名为《迪奥的奇闻》的高概念包 。 从附带的创作阐释中可以发现 , 该作品叠加使用新媒体技术 , 将文字材料转换为计算机二进制编码后 , 再运用3D打印技术加以生成输出 , 意在表达汉语中“包”字的特殊所指 , “包罗万象 , 海纳百川” 。 创作者说他的作品“呈现了一个隐形的 , 可以随时被旁边光线折射影响的一个包的概念 。 ”出乎他和所有人意料的是 , 即便他的这个包已经先在地想要吸收周边出现的光线 , 然而舆论热议中的大众视线还是完全漠然地绕过他和包的存在 , 直接与陈漫摄影中的反常面孔进行视线对接 。 而且 , 闻讯赶来的话题围观者越来越多地主动加入对视队伍 , 将这场原本以贵妇手袋为核心展览物的初始策划完全带偏 , 宣泄出大众情绪蔓延中的被冒犯、不认同 。
2011年第一次开启的LADY DIOR多媒体巡回展第一站就选在上海恒隆广场的中庭进行 , 当时展出了包括大卫·林奇在内的十二位艺术家的跨界联名作品 。 之后 , 迪奥品牌越来越稔熟于视觉艺术的联动 , 一路经过东京、首尔、圣保罗、米兰和柏林等城 , 展出“LADY DIOR我之所见”(LADY DIOR AS SEEN BY) 。 恐怕承担策展任务的法国高级时装屋怎么也没想到 , 十年国际化旅程后重返上海 , 一项并非新品的图片展示竟然受到民意舆论的强力狙击 。
【陈漫迪奥的“翻车”:奢侈品艺术化策略已经失灵?】除去该展品的自身偏差之外 , 迪奥艺术展的策略失灵也是深层原因 。 看似灵活地保留一部分展品 , 再联合当地艺术家进行概念性新创作 , 其中的悖论就在于 , 逐渐板结的品牌没有真正面对奢侈品市场下沉的真实现象 , 仍然固守着看似开放、其实封闭的内循环系统进行布展 。 由观念自闭而导致的策略失灵和舆论反弹迟早都会爆发 , 陈漫和她的旧作只是这场事件中的引线 。 接下来可能发生哪些调整?需要在新一年的迪奥艺术展中见出答案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如:疾病、健康、理财等),还请咨询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辽宁龙网」www.liaoning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