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氏 叶氏姐妹花:四代传承演绎旗袍情缘

点击 上面 “叶氏宗亲”加入叶氏大家庭

叶氏 叶氏姐妹花:四代传承演绎旗袍情缘
文章图片
叶建英、叶丽英 杭州威芸实业有限公司创始人
见到叶氏姐妹时 , 她们各着一袭华美的旗袍 , 亮眼却不张扬 。 姐姐叶建英娴淡雅致 , 妹妹叶丽英则英气爽利 。 岁月没有在双姝身上烙下风霜的印迹 , 反倒沉淀下独特的韵味 , 更显出宠辱不惊、从容不迫的气象来 。
从繁华的上海滩到静谧的西子湖 , 她们从祖母手中接过天赋的针线 , 以诗一般的服饰语言 , 尽抒中国女性对美的理解与追求;以敏锐的时尚触觉引领中国风的浪潮 , 演绎江南女子的刚柔并济 。
从祖母手中接过天赋的针线 练就口口相传的好手艺
叶氏姐妹与旗袍的渊源 , 还得追溯到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上海滩 。 在那个新旧交替、动荡传奇的年代 , 凭借一手精湛绝伦的针线活 , 不知有多少上海女子络绎不绝地穿梭于她们祖母的旗袍裁缝店 。 这对孪生姐妹当时尚只有四五岁 , 就对巧夺天工的盘扣、美轮美奂的手绣醉心不已 。 她们沉浸在奶奶用吴侬软语娓娓道来的旗袍故事里 , 不经意间就将旗袍情结萦绕在心间 , 更是整天痴缠着奶奶学习绣花编扣 。 哪怕在布匹上划个线 , 拿个碗倒点水 , 用烫斗将衣服熨平整 , 也会让两个小姑娘乐不可支 。
转眼到了1983年 , 两姐妹高中毕业 , 便跟着知青母亲回到了杭州 。 出于对服装行业的热爱 , 她们双双进入夜校学习 , 姐姐叶建英选读时装设计 , 妹妹叶丽英选读缝制技术 。 一个设计 , 一个制作 , 刚好合了“分工不分家”的古训 。 两姐妹白天上班 , 晚上学习 , 休息时就进行“实战演练” , 为家中老人制作中式上衣 , 奶奶则在一旁悉心指导 , 家人的认可让两姐妹更坚定了自己的方向 。
两姐妹的好手艺很快就在亲近的朋友与同事圈中传开了 。 妹妹叶丽英的同事周妈妈 , 原是杭州众安桥一家米行的大小姐 , 因为一直有深厚的怀旧情结 , 便央求叶丽英给她的媳妇儿做一件旗袍 , 枣红色金丝绒面料 。 旗袍一做好 , 30多岁的周家媳妇儿穿上 , 美得大家眼前一亮;周妈妈惊喜之余 , 马上将叶氏姐妹引荐给了海外的华侨亲戚们 。
就这样一传十 , 十传百 , 许多归国华侨与即将出国的留学生 , 纷纷找上门来 , 希望叶氏姐妹为自己定制一件中国风的服装 , 既亮眼 , 又能解乡愁 。 眼看着手上的活儿越来越多 , 姐妹俩便离开原来的工作单位 , 在家中全职做起了衣服 , 直到两姐妹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 。
“不怕苦 , 怕的是没得吃苦” 成为武林路上的常青树
1987年10月和1988年1月 , 这对姐妹花分别结婚 , 并在不久后各自生下了儿女 。 两姐妹商量 , 等孩子上小学了 , 就一起开个店 , “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 1995年12月 , 武林路318号开出了一间只有19平方米的小店面“晶晶” , 姐妹俩终于有了自己的小天地 。
“开业那天我们心情还是很忐忑的 , 没想到闸门才拉了一半 , 等在外面的客人都争相涌进来了 。 ”叶建英回忆道 , 当时孩子就在马路对面上学 , 原想着中午还能让他们回店里吃饭 , 这个天真的幻想很快就被现实打破了 。 “中午是周边的政府单位与企业员工休息的时间 , 却是我们的生意最红火的时候 , 怎么可能还有时间给孩子做饭?”本着“不怕苦 , 怕的是没得吃苦”的精神 , 姐妹俩给自己定下规矩:定制三天取件 , 加急24小时取件 。 她们白天接单 , 制版裁剪到深夜 , 每天工作到凌晨两点才睡下 。
同行们一边艳羡叶氏姐妹红火的生意 , 一边暗自疑惑 , 为什么客人都喜欢她们做的衣服?要知道 , 那会儿她们店里卖的衣服 , 一套的价格在120元到150元 , 相当于普通人半个月的工资 。 可见她们走的是高端路线 , 绝不是凭借低价取胜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如:疾病、健康、理财等),还请咨询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辽宁龙网」www.liaoning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