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看成分表就明白护肤品好坏?还真不是人人都能当成分党( 二 )
我们在权威专家们的抽丝剥茧下 , 揭开了“抛开配方谈护肤”导致的三个常见误区 , 曾经执迷于研究成分和浓度的成分党1.0 , 不妨一起前往更关注配方与整体功效的科学护肤2.0进阶 。
文章图片
【只看成分表就明白护肤品好坏?还真不是人人都能当成分党】近年品牌在“成分党”的兴起下开始着重宣传有效成分及浓度 , 把成分浓度标注于瓶身的营销方式不断加深着消费者对于浓度的执念 。 “原料桶”护肤品备受追捧——它们性价比高 , 单价低 , 成分相对单一纯粹 , “药效”却很猛 。
直接把原料“端上”桌的方式真的可取吗?其实“原料桶”型的鸡尾酒配方只是单纯地把活性成分用水和多元醇溶在一块 , 不存在任何专业的配方技术 , 也缺乏良好的肤感 。 打个比方 , 就像烧菜时只用热水把菜烫熟了 , 不添加任何调味剂 , 如同一道没滋没味又缺少烹饪技术的菜 。
文章图片
从科学护肤的角度来说 , 单一成分、高浓度也是不科学的 。 当我们的皮肤出现问题时 , 很多情况下并非单一的表面问题 , 而是有很多深层连带问题 。 应对皮肤问题 , 往往需要很多成分科学地复配在一起 , 才能完美、高效地解决问题 。 选择单一成分、高浓度的方式不仅非常片面 , 而且不精准 , 效果自然也就差强人意 。
文章图片
“原料桶”型护肤的流行与成分App的崛起息息相关 , 最初成分App帮助爱美人士更清晰快速地获取产品信息 , 但完全靠它判断一款产品的安全与功效高低 , 并不是明智 。 成分表一路标绿的“无害”产品 , 反而有精准“踩雷”的风险 。
当同一成分躺在不同产品的成分表里 , 我们却无法判断其品质和浓度的差异 , 原料的纯度、分子量分布以及高级结构的差异决定了原料的效果不同 。
比如透明质酸 , 分子量太小虽然容易透皮但也很容易被皮肤中的透明质酸酶代谢掉 , 影响功效 。 大分子透明质酸虽然不容易被代谢掉 , 但由于分子量很大很难被皮肤吸收 , 而且添加多了还容易搓泥 , 影响使用肤感 。 所以市面上会有各式各样的透明质酸产品 , 小分子的、大分子的、甚至是mini的……另外 , 透明质酸纯度会有工业级、化妆品级、食品级 , 当然成本也存在巨大的差异 。
很多人熟悉的A醇 , 众所周知是淡化皱纹的一把好手 , 但A醇有不同构型 , 像原型视黄醇与视黄醇乙酸酯在App中就难以分辨;而大家熟知的玻色因 , 有着四种构型 , 哪一种生物利用率最高 , 只有原厂欧莱雅才知道;抗敏成分如红没药醇也有两种构型 , 品牌使用昂贵的高效型或平价的低效型 , 完全无法从App上获知 。
文章图片
回归于传统的护肤哲学 , 一切挑选都应从自身诉求出发 , 先审视自己皮肤存在的问题、护肤需求 , 了解自己的肤质 , 是否耐受 , 最后综合需求与肤质去选择合适的产品 。
文章图片
这几年酒精、酸类、皂基、表面活性剂、防腐剂等成分因为刺激性被纷纷打入冷宫 , 多源于夸大的营销以及成分App所引发的蝴蝶效应 。
“谈酒精色变”可谓是最大的乌龙 。 酒精对皮肤来说是一种安全的溶剂 , 只是因渗透性强而带来“过敏”的错觉 。 但这个刺痛感稍纵即逝 , 并不会造成持续性伤害 。 在护肤品配方中 , 酒精的助攻表现更是一骑绝尘 , 便于一些水不溶性成分(如水杨酸、4-丁基间苯二酚、丹皮酚以及各种植物萃取等)顺利地溶解加入配方中 。 酒精还具有促进功效成分透皮吸收的作用 , 加速护肤效果的呈现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如:疾病、健康、理财等),还请咨询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辽宁龙网」www.liaoning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单词
- 我只属于你 11朵粉色玫瑰花语是什么,11朵粉玫瑰代表什么
- 墨西哥的时尚博主AndyTorres搭配的单品中没有最贵的 只有最适合的
- 初中生住校好物分享,只要三块,吃土女孩码住!
- 值得油皮回购n次的好物,护肤+彩妆,最低只要12块!
- 不停产能一直回购的实力国货,平价到有的只要一杯奶茶钱!
- 身上只有300块也能变美变白,用了这些从头精致到尾。
- 那些严重被低估的老牌国货,只要4块却好用到爆。
- 爆冷门实用好物,好用到被舍友追着要,只要一杯奶茶钱就能get!
- 几块钱买一堆,老牌国货太牛了,只要不倒闭我能一直回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