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张九龄被罢免之后,大臣们为了保全自己,不敢再向李隆基直谏了( 三 )


在张九龄被罢免之后,大臣们为了保全自己,不敢再向李隆基直谏了

文章插图
而李林甫给李隆基上奏 , 说周当初是张九龄推荐的人 , 所以张九龄也应当受到惩罚 , 于是 , 李隆基就下令将张九龄贬为荆州长史 , 从京师中赶了出来 , 从此之后 , 李林甫独揽朝政大权 , 唐王朝的从开明走向了黑暗 , 社会也从昌盛走向了衰败 。由于李林甫为非作歹 , 将唐王朝弄得乌烟瘴气 , 他指使部下向李隆基进谗言说 , 太子、鄂王以及光王想要将武惠妃母子二人害死 , 最终导致这三位喜爱学习、有真实才华的皇子无辜被杀 。
为此 , 天下的人都为之扼腕痛惜 , 李林甫陷害具有卓越功勋的著名将领王忠制 , 将曾经揭发他的赵奉章杀害 , 对佞臣酷吏杨慎矜以及吉温等加以重用 , 李林甫的“顺我者昌 , 逆我者亡”的手段 , 导致唐朝的一天比一天差 。到了天宝十一年(公元723年) , 李林甫把持朝政已经有十九年了 , 导致原本处于鼎盛时期的唐王朝迅速地走向了衰落 , 终于招来了一场关乎唐王朝生死存亡的叛乱——“安史之乱” 。
说起安禄山等人的崛起 , 也和李林甫有着很大的关系 , 安禄山非常狡猾 , 十分擅长揣度别人的心思 , 并且作战的时候也相当骁勇 , 所以 , 当他在幽州刺史张守珪部担任互市牙郎之职的时候 , 因为张守珪很赏识他 , 就将他收为养子 , 并且开始重用他 。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5年) , 张守珪派遣已经被提升为平卢讨击使、左骁卫将军之职的安禄山征讨奚族与契丹 。
在张九龄被罢免之后,大臣们为了保全自己,不敢再向李隆基直谏了

文章插图
安禄山仗着自己勇猛 , 贸然前进 , 结果被打得惨败而归 , 按照当时的法令 , 应当斩首示众 , 在将行刑的时候 , 安禄山就对着张守珪大声喊道:“大人不是想要将奚、契丹灭掉吗?为何要将我安禄山杀掉?”对于他的骁勇 , 张守珪十分赏识 , 就想要保全他的性命 , 将他送到了京师 , 让朝廷进行定夺 。
那个时候 , 担任宰相之职的张九龄用军法来定他的罪 , 拿起笔批复道:“以前正直诛杀庄贾 , 孙武斩杀官嫔 , 都是按照军法来定罪的 , 如果张守珪按照军令行事 , 那么 , 安禄山的死罪就不应该免除 。”李隆基对安禄山的才能也非常爱惜 , 就下令将他的官职免除 , 命令他用白衣人的身份接着做将领 。
在张九龄被罢免之后,大臣们为了保全自己,不敢再向李隆基直谏了

文章插图
但是 , 张九龄也是一个固执之人 , 他进谏说道:“因为安禄山违背了军令 , 导致部队与城池都有损失 , 按照法令必须诛杀 , 更何况 , 臣对他的面相进行观察 , 发现他面带反相 , 如果不将他杀了 , 恐怕以后一定会成为朝廷的大患 。”李隆基心中对张九龄很不满 , 说道:“卿可不能像王夷甫识别石勒那样 , 枉害了忠良之臣 , ”说完之后 , 他竟然立即下令赦免了安禄山 , 使得他逃脱了法令的制裁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如:疾病、健康、理财等),还请咨询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辽宁龙网」www.liaoning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