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堡垒”香港曾由12座炮台拱卫,其中2座至今仍是军事重地( 二 )



■20世纪30年代的昂船洲海军基地 , 岛上建有多处营房设施和海岸炮台 。

■昂船洲海岸炮台遗迹 , 这里曾是152毫米岸炮的炮位 。

■今日的昂船洲海军基地码头 , 是驻港部队舰艇大队的锚地 。
摩星岭炮台/银禧炮台
摩星岭炮台位于香港岛西部的摩星岭上 , 是香港地区规模最大的海岸炮台之一 , 1912年建成 , 最初配备5门194毫米岸炮 , 仰角15度 , 射程19千米 , 足以覆盖维多利亚港西部 , 配合周边的瞭望塔、掩蔽部、机枪塔 , 构成体系完整的海防要塞 。 在太平洋战争前夕 , 摩星岭炮台的部分火炮移至它处 , 仍余3门194毫米岸炮 , 严重威胁试图登陆香港岛的日军 , 因此遭到持续的空袭和炮击 , 但炮台坚守至港督宣布投降 。

■摩星岭炮台上F1炮位的194毫米岸炮 , 是香港地区口径最大的岸防火炮 , 题图为摩星岭炮台F2炮位上的194毫米岸炮在进行操炮训练 。

■摩星岭炮台的岸炮炮位遗迹 。

■从山下通往摩星岭炮台的道路 , 当年被用于运送炮弹和物资 。
为了加强摩星岭的防御 , 英军于1939年在其西侧加建了银禧炮台 , 配备3门152毫米岸炮 , 虽然射程威力不及摩星岭炮台 , 但更靠近海岸 , 转向灵活 , 设施完善 , 各炮均配备地下弹药库 , 抗打击能力更强 。 在香港保卫战期间积极攻击日军 , 支援陆上防御作战 , 在投降时被守军破坏 。

■银禧炮台遗迹 , 可见炮位后方的弧形护墙 。
白沙湾炮台
白沙湾炮台位于香港岛东北岸的白沙湾畔 , 俯瞰维多利亚港东侧通道鲤鱼门 , 1903年建成 , 最初配备4门76毫米岸炮 , 后升级为3门152毫米岸炮 , 后几经变迁到1941年时仍有2门152毫米岸炮 。 在香港保卫战中 , 白沙湾炮台由香港义勇军第4营炮兵连驻守 , 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奋勇作战 , 多次击退日军登陆部队 , 后寡不敌众 , 炮台于12月21日被日军占领 , 但武器设施多被破坏 。

■白沙湾炮台的岸炮炮位遗迹 , 曾安放过一门152毫米岸炮 。
歌连臣角炮台
歌连臣角炮台位于香港岛东岸歌连臣角 , 也称黑头角炮台 , 1938年建成 , 安装2门由昂船洲炮台转移而来的152毫米岸炮 , 配备观测站、探照灯、发电所等设施 , 在香港保卫战中因英军收缩防线而被破坏放弃 , 目前已被辟为景点 。

■歌连臣角炮台的瞭望所遗迹 , 从这个角度可见炮台的视野相当开阔 。

■歌连臣角炮台的发电所遗址 , 圆弧形构造是发电所通风口的护墙 。
博加拉炮台/鹤咀炮台
这两座炮台均位于香港岛南岸的鹤咀半岛上 , 属于太平洋战争前夕英军紧急增建的防御工程 。 博加拉炮台于1941年11月完工 , 安装2门由九龙魔鬼山炮台转移的194毫米岸炮 , 配有瞭望台、探照灯、射击指挥所等 , 但因为工期紧张 , 未修建地下弹药库 。 博加拉炮台高悬于海岸崖壁之上 , 射界开阔 , 可控制港岛东南方向的广阔海域 , 在香港保卫战期间曾两度与逼近的日军驱逐舰交火 , 后守军于12月19日破坏炮台后退往赤柱半岛 。

■博加拉炮台的瞭望所遗址 。

■博加拉炮塔上原194毫米岸炮炮位如今被用于安放气象观测设备 。
鹤咀炮台完工于1939年装备2门102毫米岸炮 , 主要任务是掩护博加拉炮台的后方 , 属于辅助炮台 , 在香港保卫战中由香港义勇军第1炮兵连驻守 , 但未发挥显著作用 。

■鹤咀炮台的机枪碉堡遗址 。
赤柱炮台
赤柱炮台位于香港岛南岸的赤柱半岛上 , 1937年建成 , 配备3门由其他炮台转移的194毫米岸炮 , 但炮位经过改良 , 仰角升至35度 , 最大射程延伸至27千米 , 而且所有火炮均能360度旋转 , 可以向陆地方向开火 。 在香港保卫战期间 , 赤柱炮台曾在12月20日与日军“雷”、“电”号驱逐舰交战 , 其精准的炮火击伤了“雷”号 , 迫使日舰撤退 。 赤柱炮台也是英军最后的防御阵地 , 直到12月26日才向日军投降 , 因为没有时间实施彻底的破坏 , 被日军占据后重新启用 , 战后被英军收复后拆除火炮弃用 。 目前 , 赤柱炮台遗址属于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的赤柱军营 , 尚未对外开放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如:疾病、健康、理财等),还请咨询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辽宁龙网」www.liaoning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