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语文化输入为何如此强势?( 二 )



“九声六调”的粤语 , 除了保留了古汉语平上去入之外 , 还衍生出一个中入调 , 是古汉语入声保留最完整的语言 , 梧州粤语甚至完整保留了中国第一套韵书《切韵》中的浊塞音 。
到了宋朝 , 现代粤语已经逐渐定型 , 广东很多地区的方言口音仍然保留了魏晋古音的特点 。

现在 , 全球有将近1.2亿人口使用粤语 , 其中包含我们熟知的广东广府地区、广西东南部和港澳地区 , 那么到底哪里的粤语才是最标准的呢?
02 “高贵”的西关口音
广州音被普遍定义为语言学上粤语的标准音 , 而广州话又以西关口音为标准 。
西关 , 就是广州荔湾区的旧称 , 因为地处广州城西门外而得名 , 明清时期 , 因为“一湾清水绿 , 两岸荔枝红”的美景 , 很多达官显贵将自家大别墅选址在西关 , 成为如今的西关大屋 。
西关开始成为富人的象征 。

清末民初的西关是最辉煌的时期 。
这里是整个中国最早与洋人做生意的地方 , 著名的十三行在这里兴盛起来 , 西关成为了广州甚至整个广东的商贸中心 , “有钱住西关有权住东山”的说法也逐渐流传开来 。

其实按地理位置来说 , 西关只能算是广州郊区 。
如果放在其他城市 , 这样的地方基本就和洋气沾不上边了 , 但偏偏西关经济发达底气十足 , 讲西关话的人非富即贵 , 久而久之 , 西关口音成为了“高贵”的代名词 。
在全国推广普通话之前 , 广州地区的媒体均以西关口音为标准 , 连粤剧演员的唱腔咬字也以西关为准 , 大多语言学者也以西关口音为正宗广州音 。

而19世纪末前的香港 , 粤语还不是通用语言 。
开埠前 , 香港还只是个客家人聚居的小渔村 , 主流语言是客家话 , 英国殖民占领后 , 香港逐渐转化为商业化城市和国际转口港 , 开埠后大量广府人进入香港 , 当地主流语言逐渐变成粤语 , 仍然把西关口音作为标准口音 。

那个时候的香港规定电视、电台以及中小学语文教育的发音 , 必须符合标准的广州粤语 , 直到上世纪末 , 不少香港电视台和电台招聘主持人时 , 也明确要求“西关口音”这一条件 。

但随着时间流逝 , 两地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 , 以及香港不断涌入的新移民 , 让省港两地的粤语口音逐渐有了差异性 。
80年代前的香港 , 大众媒体还在尽量避免懒音出现在大众媒体节目上 , 而如今的港式粤语已经以懒音为特色 , 并被视为入时潮流的口音 。

现在 , 省港两地人到对方城市讲话超过3分钟就能被辨认出不是本地人 。
广州人说粤语有明显的抑扬顿挫 , 而香港人讲粤语语调偏平懒音严重 , 前后鼻音不分 , 说起话来舌根能不抬就不抬 。

不过 , 相比口音上的不同 , 用词才是两地月月最具差异化的地方 。
广州人用词受普通话的用词习惯影响 , 而香港久浸西方文化 , 讲话时经常夹杂英语和舶来词 , 冰箱称为雪柜 , usb称为手指这些都是入门级知识 , 但把充电宝叫成“尿袋”的确突破了我想象力的极限 。

港式粤语经常把英文简化在日常对话中 , 并在发音上出现非常港式的转变 。
比如小时候的我就一直弄不懂“士多啤梨”到底为什么是草莓 , 后来英语学得多了才恍然大悟 , 原来是strawberry的音译 。
也曾经思考过“拉阔音乐会”中的拉阔到底是怎样一种神奇的表演形式 , 结果发现答案很简单 , 拉阔只是“live”(现场)的粤语读音 。

而例如“book位” , “check下” , “keep住” , “买飞(fare)” , “开OT”等等日常用语 , 如果你常看tvb都会耳熟能详 , 把两种语言说得如此浑然天成 , 可能是香港人的天赋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如:疾病、健康、理财等),还请咨询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辽宁龙网」www.liaoning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