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Daily|他花了4年拍下9.0分抗美援朝纪录片,网友泪目:他们不该被遗忘!( 二 )


“我们崇尚和平 , 我们不愿意战争 , 但我们也绝对不会投降 。 ”
02
在《1950》里 , 并没有什么震撼的战斗场景 。
全靠一个个老人 , 将回忆娓娓道来 。
平淡 , 却有种神奇的力量 。
让人似乎可以看见一个个鲜活的年轻人形象 , 而ta和我们并无两样:
那个年轻人 , 十几二十岁 , 也就是上高中、大学的年纪 , 还和成熟稳重不沾边——
为了看自己的名字在不在参战名单里 , 甚至像猴子一样 , 爬到高处 。
那个年轻人 , 怕鬼故事 , 也怕走夜路 。
那个年轻人 , 有姐妹团、好哥们 , 打仗无聊 , 会“摆龙门”(吹水聊天) , 唱唱歌 。
课本上用胸膛堵机枪的黄继光、不惧烈火的邱少云 , 对于那个年轻人来说 , 不是遥远、冰冷的历史 , 而是一起冲锋的战友 。
那个年轻人 , 也有爸爸妈妈 , 有人在等他们回家 。
鲜活的生命 , 到底挡不过战争的残酷 。
所有人都在那场战争里 , 永远失去了一些东西——
有人想当手风琴演奏家 , 但失去了手臂;
有人眼睁睁看着最亲密的好友 , 死在面前;
有人年轻的身躯 , 永远停留在那片土地……
而在残酷的衬托下 , 年轻人的勇气 , 也显得那么震撼 。
有位老兵回忆 , 战场上 , 一个文艺兵 , 被敌人炸飞了右腿 。
战友背上的他 , 没有哭 , 只在唱:
“雄赳赳 , 气昂昂 , 跨过鸭绿江!保和平 , 卫祖国 , 就是保家乡……”
03
时间不饶人 , 当年的年轻人变成老人 , 回忆也正在一点点消失 。
参与拍摄的老兵 , 最小85岁 , 最大98岁 。
等到电影拍完、播出 , 它成了一些老兵最后的影像 。
刘素谦 , 已离世
中国人民志愿军工兵政治部秘书
“你来的时候正好 , 晚来几天 , 我可能就没有了…”
其实一开始 , 导演宋坤儒也没有想到 , 自己会拍这么一部纪录片 。
他只是出于影像工作者的本能 , 想要将老兵们的故事留下来 。
最初 , 因为工作机缘 , 他认识了一位老兵 , 叶发坤 。
在导演的印象里 , 老人一头白发 , 戴着一幅金丝眼镜 , 面容慈祥 。
人很热情 , 尤其爱笑 。
最特别的 , 是他不喜欢坐着 , 总是站得笔直 , 腰板挺挺 , 除了腿看上去有点别扭 。
后来导演才发现:
这个老人 , 没有腿 。 小腿以下全是假肢 。
老人宁愿靠着假肢 , 也要站得稳稳、直直的 。
那刻宋坤儒导演突然觉得 , 老人背后可能有很多故事 。
后来他再去看望老人 , 就发现老人墙上有一张照片:
一张单人照 , 肩膀上还搭着一只手 。
导演问他:叶叔叔 , 您这个照片上的手 , 是谁的?
老人说 , 这是他的战友 。 他们在上战场之前 , 照了一张照片 , 但那场战役结束之后 , 战友就牺牲了 。
他太痛苦了 , 所以就把合照折上 , 只留下自己 , 再也没有打开过 。
后来 , 导演四处拉投资 , 和时间赛跑 , 抢救记忆 , 记录下一个又一个的故事 。
只是 , 2021年3月30日 , 叶发坤还没来得及看到这部电影 , 就离开了世界 。

那也成了导演最大的遗憾:
“每一个老兵 , 我们都承诺 , 希望他们能够看到这个片子 。 ”
04
宋坤儒导演觉得 , 自己打开老兵们的回忆 , 太残忍 , “不人道” 。
但其实 , 拍摄片子的老兵们都很愿意讲述回忆 , 他们对自己的青春 , 还挺骄傲 , 只是没什么人可说 。
看过片子的人或许也能发现 , 老兵们不光是出于倾诉欲 , 更是为了自己的战友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如:疾病、健康、理财等),还请咨询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辽宁龙网」www.liaoning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