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一位不知名诗人,在郊外偶遇少女写下一首诗,却成千古名作( 五 )


可即便如此 , 唐朝人在婚嫁时也是非常慎重的 , 非常注重对方的家世门第 , 尤其是读书人 。

即便有明文规定 , 但读书人还是可以光明正大晚婚的 。 因为有了科举功名 , 就有可能成为公卿富贵人家东床快婿 , 从此鱼跃龙门跨入上层社会 。
每次省试结束后 , 礼部放榜 , 就是读书人“桃花缘”袭来的时候 。 唐朝时期 , 若是得中进士 , 官家会在曲江亭宴请进士们 , 游江赏诗 , 共贺上巳佳节 。
而新科进士参加的曲江宴也是变相的“相亲宴” , 高官权势之家和名门贵女往往会趁此机会寻找适合的女婿郎君 。 宋朝的“榜下捉婿”婚姻文化 , 便是由此发展而来 。
抱着“达则娶于卿相”的观念 , 等到得中功名之后再成婚的读书人比比皆是 。 唐朝很多著名的诗人 , 就都是晚婚的大龄青年 。

李白结婚算是早的 , 二十七岁时迎娶了唐高宗时宰相许圉师的孙女;杜甫三十岁成的婚 , 妻子是司农少卿杨怡的女儿;
王之涣结婚已经三十五岁了 , 实打实的大龄男青年 , 妻子是冀州衡水县令李涤之的女儿;
白居易对邻家妹妹有意 , 但生生被母亲拖到三十七岁才成婚 , 妻子是当时炙手可热的大臣杨虞卿的堂妹 。
而崔护进士及第时才24岁 , 此前不太可能“英年早婚”的 。
何谓情?
董仲舒说 , 情 , 就是人的欲望 。
情是隐藏在人们内心深处的本能欲望 , 但也要接受世俗礼法的束缚 。

崔浩的《题都城南庄》 , 写的是寻春偶遇 , 也是在写“情”与“礼”的矛盾 , 其中得与失 , 我们很难评说 。
千载悠悠 , 诗人已杳然而逝 , 但他透过这首诗歌传递出来的情感却未曾改变 。
参考资料

  1. 《本事诗》
  2. 《隋书》
  3. 《中国风俗通史﹒秦汉卷》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如:疾病、健康、理财等),还请咨询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辽宁龙网」www.liaoning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