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是什么星座-苏洵和苏轼是什么关系( 二 )


苏轼、苏辙兄弟俩同时中榜 。 苏轼当时二十二岁,苏辙十九岁 。 于是,“一日父子隐然名动京师,而苏氏文章遂擅天下” 。 许多考生,学习他们朴实高古的风格 。
苏辙兄弟登科时,苏洵想到自己曾科场失败,叹道:“莫道登科易,老夫如登天,莫道登科难,小儿如拾芥 。 ”
苏洵的才华,未必是二子的榜样,但是他的努力和自律,一定是孩子最好的榜样 。

苏轼是什么星座-苏洵和苏轼是什么关系

文章插图

兹认为,苏门三文豪,成功之道在于:
一是苏洵大器晚成,他父亲的态度 。 苏洵二十四五岁了,“甚至结了婚,仍终日嬉游,不知有生死之悲 。 夫人生长女但未满一岁夭亡,苏洵仍未发奋读书,其父‘纵而不问’ 。 ”我想,正是苏洵父亲的“纵而不问”,才有了后来的发自内心开始发愤 。 这种主动学习的力量,非常强大 。
二是苏洵作为父亲,陪伴孩子读书 。 我们可以想象,三苏在家读书的场面,温馨感人 。 如果苏洵外出游学,母亲又会陪伴孩子读书,读《范滂传》这样的名人传记,是非常好的德育教育 。 只要苏洵回到家,就会陪孩子一起读书 。 家庭环境对人的影响太重要了 。 无论知识的深度和广度,还是诗词文章,苏洵对苏轼兄弟的影响都是巨大的 。
苏洵引导孩子读书,也是破费心思 。 相传苏轼、苏辙兄弟小时候非常顽皮,不思学习,贪图玩乐 。 苏洵经常教育他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 然而这样和风细雨式的说服教育收效甚微,尽管如此,苏洵并没有采用“棍棒”教育 。 而是从孩子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望,积极引导,诱其入门 。
据记载,每当孩子玩耍时,苏洵就躲到他们能看得到的一个角落里看书 。 聚精会神,神采飞扬 。 当孩子们围过来的时候,他又将所读之书“藏”起来 。 孩子们发现了父亲这个“怪现象”,以为父亲读的是什么好书 。 趁父亲不在家时,将书“偷”出来,仔细阅读 。 慢慢地,他们把读书当成一种乐趣 。 自然而然地,苏轼兄弟驶入成才的轨道 。
我们会发现,苏轼兄弟自身的天赋固然很重要,同时父亲的诱导、陪读都起到不可忽视的影响 。 当然,即使我们学习苏洵的教子方法,也未必一定会“一门三文豪” 。 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我们如苏洵一般付出时间、精力、心思引导、陪伴孩子,无疑会让孩子爱上读书 。 只此一点,便是送给孩子的珍贵礼物 。 阅读,将带给孩子走向一个广阔的天地 。
三是苏洵“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 也许正是因为他多次游学,增广见闻,才使他的文章妙语连篇,内涵丰富、思想深刻、笔势雄健 。
现代家庭,如果能引领孩子“读万卷书”,那么“行万里路”已经不是难事 。 然而“只爱游玩,不爱读书“便是大问题了 。 多少父母感叹,孩子不爱读书 。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的言传身教的影响力不可小觑 。 如果说苏洵是自我教育,那么苏洵教子就是引领、陪伴和榜样 。 在家庭教育中,如果我们能够给孩子自由的空间,又能引领、陪伴孩子,那么我们的教育便是好的 。
教育,是深入灵魂的事,是精神上的扎根和熏染 。 父母所扮演的角色,应该是引领者 。 希望孩子走多远,你就应该要求自己走得更远;希望孩子攀登多高,你就应该要求自己攀登得更高!
“一门三文豪”可以说是奇迹,历史罕见 。 然而“苏门教育”,值得我们学习 。 中国传统教育,“先教做人,后教学问” 。 《论语·学而》篇中“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 阐释了“弟子”在家、在外、待人接物、为人处世、求学等方面所应具备的一些礼仪与规范 。 无论是苏洵的自我教育,还是他的教子之道,都离不开这些经典文化的影响 。 读书人不只是读“四书五经”,而是反复读,熟读成诵,并且出口成章,下笔成文 。 从儿时开始诵读,终其一生都在研读,对于人格的塑成何其深远?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如:疾病、健康、理财等),还请咨询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辽宁龙网」www.liaoning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