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的风俗习惯-蒙古族民族的风俗习惯( 三 )


奶食:蒙语叫“查干伊德”是纯洁吉祥的意思 。 奶食品主要有六种:白油、黄油、奶皮子、奶豆腐、奶酪、奶果子 。
其格:“其格”酸马奶(通称马奶酒)是蒙古民族人民在各种聚会、盛宴中的珍贵饮料 。 在那达幕大会上 , 总是痛饮其格 , 以庆贺畜牧生产的大丰收和吉祥如意 。 据《马可·波罗游记》记载 , 忽必烈在皇宴会上曾把其格、驼奶等饮料盛在金碗里款待客人 。
蒙古酒:蒙古酒是蒙古族人的主要饮料之一 , 蒙古酒是从牛奶中提炼而成 , 故称“牛奶酒”蒙古酒绵厚醇香 , 无色透明 , 少饮延年健体、活血补气 , 男女老幼皆可饮之 。 蒙古族人制做“牛奶酒”历史悠久 , 据史书载 , 蒙古勃儿只斤铁木真1206年建国时每逢吉庆之日狂饮此酒 , 增添喜日气氛 。 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为元 , 尤为盛产蒙古酒 。 然而 , 时过700多年 , 生产蒙古酒的原始工艺流传至今仍未改变 。

蒙古族的风俗习惯-蒙古族民族的风俗习惯

文章插图
居住
蒙古包是一种天幕式的住所 , 呈圆形尖顶 。 通常用羊毛毡子一层或二层覆盖 。 蒙古包是满族对蒙古族牧民住房的称呼 。 “包”满语是“家”“屋”的意思 。 古时称作“穹庐”“毡包” 。 蒙古包分两种 。 一种是牧区夏季用的 , 为移转式的 , 一种是冬营地为半固定式的 。 蒙古语称移转包为“乌尔郭格尔” 。 蒙古包在大雪中阻力小 , 不积雪 , 下雨时包顶不存水 。 包的门方长而小且连地面 , 寒气不易侵入 。 包的百叶哈纳是用数根相等的细木棍和牛皮绳连结而成 , 用时拉开便成圆形的蒙古包墙 , 搬迁时折叠 , 又能当勒勒车的车板 。 包的顶端有个口就是天窗,可通烟通气 , 又可采光 。

蒙古族的风俗习惯-蒙古族民族的风俗习惯

文章插图
生产风俗
马 , 是牧民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 , 凡是放牧、探亲访友、出外办事都需乘马 。 马的体质不但结实强健 , 而且极耐粗放饲养 , 以忍苦耐劳著称 。 日行可达一百至一百五十公里 。 草原牧民无论男女老幼都能骑马 。
勒勒车 , 也叫“大样车” , 这种车的轮子较高 , 直径最长的有一米四、五 。 轴轮多是用桦、榆、硬杂木而制成 , 车辕较长 , 除车身外一般相当于半身的长度 。 它可以拉水、搬运蒙古包、运燃料、用于婚丧嫁娶 , 适应于草原、沙漠上通行 。
库房车 , 车体上放置一木制长方形有盖有门的柜 , 柜外用铁皮包封 , 或围生牛皮 , 可防风、防水、防潮 。 柜内可储藏粮食 , 肉食等生活用品 。
拉水车 , 车上固定一大木桶或铁制桶 , 用来拉饮用水 , 平时蓄水用 。
骆驼 , 是沙漠地区的主要交通工具 , 特别是在冬季 , 牧民放牧愿骑骆驼 , 骑乘较暖 , 忍苦耐劳 , 几天不喂草、不饮水也能过的去 , 冬季行路 。 搬运主要依靠骆驼 , 在沙漠中 , 常常可见到成群结队的骆驼 , 在海洋般的沙地上鱼贯而行 , 因此骆驼被人称为“沙漠之舟” 。

蒙古族的风俗习惯-蒙古族民族的风俗习惯

文章插图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如:疾病、健康、理财等),还请咨询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辽宁龙网」www.liaoning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