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孝昌笑言, 当时的仪式很有意思, 俗称“打水脑壳” 。 主祭官一声号令, 鸣放三声礼炮, 顿时锣鼓喧天, 鞭炮齐鸣, 剽悍的堰工立即跳上内江拦河杩槎, 齐声吼起“杩槎号子”, 挥动利斧砍断绑杩槎的竹索 。 岸上的堰工拉紧纤绳, 拉垮其中几架杩槎, 拦河杩槎顿时解体, 滔滔江水从决口处涌入干涸的内江 。 两岸群众面对汹涌的江水, 欢欣鼓舞, 年轻人沿江疾跑, 不断用石子向流水最前端打去, 这就是“打水脑壳” 。 更有好事者于堰头放下鸭子, 下游两岸的年轻人便勇敢地跳下水去, 争抢“水鸭头” 。 老人们则跪在江边, 舀起“头水”敬神, 祈求五谷丰登 。 防水后, 主祭官要立刻启程, 相传必须赶在水头前返回成都, 一路上不能停歇, 主祭官跑得快, 水就来得多, 若落在水头后, 当年春耕会水不够用 。
立秋要“尝新”
年过七旬的刘孝昌是个“老成都”, 他说, “立秋”是成都人一年之中农事最繁忙的日子 。 成都平原普遍种水稻, 其时秋季多雨, 谷子一黄就要抢收抢打 。 至上世纪六十年代, 打谷子仍多用拌桶, 由两个男子各站一边, 把连秆稻穗在拌桶上面摔打, 将谷粒打尽, 又换一捆, 打完一处移动一个地方 。 打谷子是重活累活, 农民赤身赤脚, 只穿一条短裤 。 一般农家因劳动力不够要请帮工, 并办好伙食招待, 烟、酒、菜一定要丰盛 。 上世纪70年代后, 逐渐使用脱粒打谷机, 笨重的拌桶淘汰 。 分田到户后, 大多为亲友邻居互相帮工, 也有请人相帮的, 每天都须准备丰盛的有酒、有肉的伙食相待 。 立秋之后, 早稻收获后, 加工成的新米煮第一顿新米饭为“尝新”, 开饭前, 旧俗要先盛米饭敬献祖宗、谷神和土地 。
成都除了水稻, 栽桑养蚕也具有悠久历史, 家家栽桑, 户户养蚕, 旧志称“民重蚕食” 。 栽桑养蚕, 加工蚕丝是古代成都家庭重要的经济收入, 谚语说:“门前百棵桑, 家务当小康”、“勤喂猪、懒养蚕, 48天见现钱”、“养蚕又栽桑, 用钱不发慌”, 都能看出农家对此的重视 。 旧时在农历三月二十七日, 成都西门外还要设“蚕市”, 交易农产品 。 上世纪30年代以前, 簇桥是成都地区著名的蚕丝集散地, 簇桥一带养蚕一年可二至三熟, 并形成专业加工经营户, 清末民初, 簇桥专业从事丝业经营的约300家, 从业工匠五六千人, 每年到此经营丝业的丝商络绎不绝, 一直到后来受到洋货抵制, 簇桥丝业逐渐衰落 。 成都人过去还喜欢把桑叶当茶叶来泡着喝, 一年四季, 预防感冒很有疗效 。
虽然今天看来, 二十四节气的传说与风俗, 已离我们越来越远甚至濒临消失, 然而它们身上所体现的农耕社会的诗意与美, 它们当中所包含的我们民族文化的记忆, 是不应当消失的 。
文章插图
成都人“借题发挥”, 把二十四节气的冬至弄成“羊肉节” 。 郭劲松 画
冬至吃羊肉
成都人好这一口
再过半个月, 就将迎来“二十四节气”之中的冬季网红——冬至, 而成都人爱冬至的最大原因也必须是——吃羊肉 。 刘孝昌说, 其实冬至在成都的历史传统里就是一个内容丰富的节日, 冬至过节源于汉代, 盛于唐宋, 相沿至今 。 而冬至经过数千年的发展, 形成了独特的节令食文化 。 “冬至进补”, 即冬至这一天要吃羊肉, 民间习惯吃萝卜炖羊肉汤, 认为这样冬天就不会畏冷, 农村多在这一天杀猪腌肉, 叫做“杀过年猪” 。 吃汤圆也是成都部分地方盛行的冬至传统习俗, “圆”意味着“团圆”“圆满”, 冬至吃汤圆又叫“冬至团”, 民间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 。 冬至团可以用来祭祖, 也可用于互赠亲朋, 古人诗中有云:“家家捣米做汤圆, 知是明朝冬至天 。 ”北方冬至吃饺子, 成都冬至吃抄手 。 早在南宋时, 成都人就在冬至日吃抄手, 开始是为了祭祀祖先, 后来逐渐盛行开来, 民间有“冬至抄手夏至面”之说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如:疾病、健康、理财等),还请咨询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辽宁龙网」www.liaoning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关于中秋节-关于中秋节的古诗大全
- 有诗意的公会名 有诗意的公会名字
- 邝姓男孩有诗意好听的名字
- 周姓女孩出自诗词的好名字
- 形容阳光给予希望的古诗句?
- 师姓男孩出自唐诗宋词的好名字
- 和姓女孩出自唐诗宋词的好名字
- 牛姓女孩有诗意好听的名字
- 关于中秋节的古诗手抄报 关于节日的古诗手抄报
- 张姓男孩有诗意好听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