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的“喜与忧”:镇江出现大量野生鲢,鲥鱼为何处境堪忧?( 二 )


鲥鱼、刀鱼都是溯河洄游型鱼类 , 幼鱼是“江中出生 , 海中生长” , 洄游距离更长 , 路线也更固定 。 其中 , 刀鱼的繁殖期是在每年2~3月 , 鲥鱼则是4~5月 。 在相应的捕鱼季节 , 长江下游就会“定期”出现大规模的捕鱼队伍 。

仅在1974年的鲥鱼鱼汛期 , 江苏、安徽、江西三个省份就投入了2000余艘渔船 , 出动渔民劳力6000~7000人 , 江面布满了无数的流刺网 。 当时 , 沿江渔民普遍将小网改成了大网 , 单层刺网改成三层刺网 , 材质也从棉、麻改成了尼龙胶丝 , 大大提高了捕捞能力 。

据年报统计 , 1974年镇江渔民捕获了200.75吨鲥鱼 , 全国总产量为1575吨 , 长江鲥鱼渔业迎来了登峰造极、空前绝后的高潮 。 但从1975年开始 , 鲥鱼产量每况愈下 , 1986年全国总产只有12吨 , 江苏、安徽多地鱼汛相继消失 , 这其中也包括资源禀赋非凡的镇江 。

1987年 , 长江下游全面禁捕鲥鱼 , 但为时已晚 , 背后的原因令人惋惜 。
一是因为鲥鱼的繁殖群体遭到了重创 , 性别比例已经严重失衡 。
鲥鱼的产卵能力非同小可 , 每条成熟的雌鱼可产下100万~330万枚卵 , 要获得最佳的繁殖效果 , 雌雄的性别比最好为1:2或1:3 。 但在80年代 , 雌雄鲥鱼的性别比已经降到了1:5、1:6 , 这意味着雌鱼严重减少 , 繁殖能力大大下降 。 当雌鱼少于1000条时 , 繁殖上很难形成规模效应 。 遗憾的是 , 这种“不祥征兆”并未引起人们的重点关注 。

二是赣江的产卵场受到了大坝阻隔 , 即便有幼鱼侥幸孵化 , 入海途中也会遭到误捕 。

鲥鱼洄游的终点在江西赣江 , 新干至吉安江段是全国著名的鲥鱼产卵场 。 自从赣江建成一系列梯级电站后 , 鲥鱼的洄游通道被截断 , 6~7月份的涨水频率和洪峰强弱发生变化 , 这也导致亲鱼无法顺利产卵 。

80年代时 , 能成功孵化的仔鱼为数不多 , 这些仔鱼会逗留在鄱阳湖南部 , 在水浅流缓的水域生长 。 直到15cm左右时 , 幼鱼才进入近海生长 。 在入海之前 , 大量的幼鱼被江湖的毫米网捞起 , 入网鲥鱼的体长甚至不足5公分 。 仅在湖口县 , 高峰年份就曾有7.74吨鲥鱼鱼苗被打捞 。

到了安徽、江苏等下游河段 , 幼龄鲥鱼还会再经历一次围捕 。 在江苏靖江县八圩水产站 , 长江的野生幼鱼曾是主要的收购水产 , 3公分左右的幼龄鲥鱼占比曾达40% , 产量足有22.7吨 。 这种不合理的捕捞、销售方式 , 给鲥鱼的补充群体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

最后一条长江鲥鱼 , 报道见于20世纪90年代 。 考察队走访得知 , 安徽无为县的一名张姓渔民于1994年5月中旬曾在芜湖江段作业 , 意外在渔网中发现了一条1公斤左右的鲥鱼(误捕) 。 1996年时 , 长江水产研究所开展了“鲥鱼搜索计划” , 连续21天累计捕捞400多个小时 , 最终仍未找到一条鲥鱼 。

总产量曾达千吨的鲥鱼渔业 , 最终还是被宣判了“死刑” 。
相比之下 , 长江刀鱼要幸运得多 , 不仅没有绝迹 , 还在长江下游保留了一定的繁殖群体 。 根据2004~2005年的调查 , 刀鱼在江苏段的渔获占比还高达5.2% , 在十大优势物种中排名第5 。 2020年以来 , 长江刀鱼的数量不断恢复 , 江苏段的监测密度比往年已增加了2.5倍 , 单网可得几十条的资源量 。

总之 , 刀鱼和鲥鱼是长江所特有的两种鱼 , 长江下游是资源保护的重中之重 。 这两大标志性鱼汛仍未出现 , 长江禁渔仍需继续坚持 。

有人可能会问了 , 消失多年的鲥鱼还有可能再现长江吗?
可能性还是存在的 。 学术界认为:物种连续消失50年后才能断定为“灭绝” , 所以鲥鱼还需要继续观察 。 在繁殖的可持续性上 , 峡江县的下游还存在100多公里的天然水域 , 理论上是适合鲥鱼产卵的 。 如果长江中还有极少量的鲥鱼幸存 , 该物种的恢复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如:疾病、健康、理财等),还请咨询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辽宁龙网」www.liaoning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