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寒和郭敬明:上海土著和小镇青年不一样的人生( 二 )



后来他得奖了,在韩寒那时候新概念获奖者本来有机会保送至北大清华等名牌大学,但到了郭敬明这一届,保送制度被取消了,只能寄希望于高考 。
但郭敬明高考失利,他栽在了最拿手的作文上,总分60分,他只得了30分,没能去成第一志愿厦门大学,去了第二志愿上海大学 。
韩寒总是跑在郭敬明前面,韩寒看不起的名校和不断贬低的,却是郭敬明梦寐以求的 。
2
郭敬明自己说,如果当时去了厦门大学,就不会有今天的郭敬明,有可能他就是一个广告人 。 在厦门大学,他遇到的同学会来自全国各地,有深不可测的学霸、经济优越的艺术生、交不起学费需要助学金的贫困生 。
但上海大学95%的学生是上海本地人,郭敬明的专业整个班上只有他一个外地人,老师上课直接说上海话 。 他形容“上海大学是一个非常变态的大学” 。
鲁豫说,“我觉得中国很多大城市其实包容感挺强的 。 ”
郭敬明予以否认,“没有,那你要有钱 。 ”
他给出了自己的解释:当你周围的同学永远都在用最新款的手机,他们都穿名牌的时候,然后你用着最老土的手机,然后什么衣服都不能买,不能出去逛街,也不能在餐厅吃饭,永远只能吃食堂的时候,那你就会觉得这个城市并不属于我 。

韩寒和郭敬明:上海土著和小镇青年不一样的人生

文章插图

去大学报到那天,别人都是开着私家车带着保姆直接把孩子送到大学,而他需要一个人拖着破烂的行李箱,到处打听才能找到学校 。
放假的时候,别人的同学都是一群有钱人的孩子在一起聚会,而他与这一切显得格格不入 。
郭敬明说,“那一刻,我感觉自己孤独又渺小 。 ”
其实,他不是不爱上海:高中时他就喜欢巨鹿路的梧桐香樟,日后跟四川小伙伴聚会中,也偶尔会谈起自己在上海时见识到的繁华 。
但要融入这座光鲜亮丽的大都市,还差太多太多的钱 。
早年有一天郭敬明去奢侈品店看鞋子,店员给他介绍一款鞋子时说,鞋子材料很娇贵不能清洗 。
他好奇地问道,“那脏了怎么办?”
店员高傲地白了他一眼,“穿我们牌子鞋的客户鞋是不会脏的,即使脏了也不会洗!”
还有一次他去奢侈品店试衣服,店员瞟了一眼直接对他说你不适合 。
这些都让他本来敏锐而脆弱的心受到猛烈的刺激 。
最让郭敬明印象深刻的那一次,是妈妈去上海看他 。
坐地铁的时候妈妈不会刷卡通过,看起来像“乡巴佬进城”一样,这个时候一个工作人员过去帮了他们 。
郭敬明正准备开口说一句“谢谢”,可是对方却低头自顾自地来了一句:“册那,戆色特了 。 ”
妈妈听不懂上海话,一直点头感谢,而郭敬明却仿佛遭遇了奇耻大辱 。
一个人自己被看不起如果是可以忍受的,那么自己的母亲也遭受这样的待遇,那是打死也咽不下这口气 。
那一刻他就在心里发誓,一定要赚很多很多的钱,让那些狗眼看人低的人被打脸 。
于是,他努力学习上海话,买来磁带一遍一遍反复听,他还坚持每天写两万字挣稿费,经常写到凌晨几点,他要拼尽全力弄掉自己身上四川自贡小地方的标志 。
韩寒风光无限的时候,正是郭敬明无比自卑和脆弱的时候,他的整个人生中最重要的转变也是在这个时候 。
【韩寒和郭敬明:上海土著和小镇青年不一样的人生】后来郭敬明成功了,一手打造了自己的青春文学帝国,完成了从作家到商人的转变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如:疾病、健康、理财等),还请咨询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辽宁龙网」www.liaoning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