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板桥晚年为什么选择辞官( 二 )


清人张维屏在其《松轩随笔》中赞曰:郑板桥有三绝 , “曰画 , 曰书 , 曰诗 。三绝之中有三真:曰真气 , 曰真意 , 曰真趣 。”
这真气、真意、真趣 , 颇见郑板桥对艺术的追求 , 也体现了郑板桥的艺术风格 , 更是对郑板桥人生境界的高度概括 , 郑板桥用真我来活出自己想要的人生 。
郑板桥三岁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 , 家中的乳母费氏是一个善良又勤奋、仁厚又慈爱的女人 。
尽量郑家日子逐渐贫困 , 已经没有能力支付她的费用(工资) , 她却舍不得郑板桥这个孩子 , 依旧帮助郑家操持家务 , 拉扯小板桥 , 然后回自己家中吃饭 , 给予幼小的郑板桥母亲般的关爱与体贴照顾 。
后来郑板桥的父亲继娶 , 这个后妈郝氏也是世间难寻的好人 , 待郑板桥如亲生 , 可以说 , 郑板桥幼年失母 , 却又遇到两位好母亲 , 让他拥有了温暖又幸福的童年 , 让他感慨地赋诗道:“十年操家足辛苦 , 使我不足忧饥寒” 。
好的女人是男人最好的学校 , 这话颇有道理呀!
郑板桥的父亲郑之本饱读诗书 , 是开私塾为生 , 他自小耳濡目染 , 随父学习与读书 , 并且得到博学广闻的外祖父汪诩文的培养与教导(看来 , 人生遇到什么样的人很重要呀!) 。

郑板桥晚年为什么选择辞官

文章插图
郑板桥学习刻苦 , 聪明又领会能力强 , 成绩自然优异 , 子、经、史、集无不涉猎(这自小的熏陶十分重要) , 尤其喜欢“切于日用”的学问 , 加上他率性本真自然 , 十分讨厌矫饰的风气(无病呻吟的诗文害人不浅) , 对于那些不合理不真实的事情 , 快人快语指斥 , 以致于许多家长认为郑板桥这孩子不正常 , 不让自家的孩子与之交往(怕学坏了) 。
郑板桥从童年就展现出思想的光芒 , 喜欢畅言有见解 , 品评历史人物 , 认为下层老百姓才是社会的主体 , 与那些贵族们一样 , 都是炎黄子孙 , 理应得到尊重与平等 。
而被统治者奉为“圣经”的朱理学说 , 他认为“只合闲时用着 , 忙时用不着” , 对当时士人精神世界的堕落深为愤怒 , 士子们往往凭借一篇“腐烂文章” , 侥幸考中 , 时不时地“子曰”、“书云”装像糊弄老百姓 , 实则是没有真才实学 。
他认为除了读书“寒而思衣 , 饥而思食 , 倦而睡觉 , 病而服药 , 凡举动饮食之间 , 坐 , 不必端正之席;吃 , 不必割方之肉” , 这也是平常老百姓的生活 , 那些矫饰之人 , 都是在装伟岸 。
世间 , 纯朴的老百姓才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 , 被当权者剥削压榨 , 所以“我想天地间第一等人 , 只有农夫、而士为四民之末(自古而今 , 多少士人太卑鄙无耻 , 又装出一个君子的样子) , 农夫上者种地百亩 , 其次七八十亩 , 其次五六十亩(还有的仅仅薄田亩余呀) , 皆苦其身 , 勤其力 , 耕种收获 , 以养天下之人 。使天下无农夫 , 举世皆饿死矣!”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如:疾病、健康、理财等),还请咨询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辽宁龙网」www.liaoning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