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范仲淹一生都有哪些贡献,能让后世铭记千年?( 四 )


纵观历史,每一次改革,必然要伴随着流血,因为改革势必会侵犯一部分人的利益 。庆历新政也是一样 。庆历五年,新政遇到的阻力越来越大,以夏竦为首的反对派为了阻止新政的推行,另辟蹊径,说革新派是“朋党”,范仲淹、富弼等人遂遭罢免,改革以失败告终 。
范仲淹被宋仁宗贬到邠州,后来又改知邓州,范仲淹到达邓州后,设立花洲书院,闲暇时他亲自来书院讲学,邓州周边的学子每次听闻范仲淹将要开课,不远百里,都来听学 。史载:邓州文运大振!
北宋和隋唐最大的不同就是贵族门阀的消失,北宋时期,寒门子弟通过科举崛起,而这种崛起,大多需要人来引导 。范仲淹每到一地,都要引导读书人走科举仕途,为国养士 。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范仲淹的言传身教,不仅影响了一代人,更影响了北宋的国运 。
范仲淹在邓州任职三年,正是在邓州,他写下了名动天下的《岳阳楼记》,他的那句“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振奋了无数学子 。
我们评价一个人,不仅要看他在得意的时候在做什么,更要看他在失意时做了什么 。范仲淹改革失败,几经贬责,但他没有忘记初心 。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显示出一代政治家的格局 。
五、千年义庄:后天下之乐而乐
北宋皇祐元年(1049年),年满61岁的范仲淹调任知杭州,范家的几位子弟以为范仲淹要隐退,商议共同在苏州吴县购买田宅,供范仲淹安享晚年 。等范仲淹听闻后,田宅已经买好了,范仲淹当时非常生气,后来又转怒为喜,他自己出资,将田宅扩大至千亩,成立“范氏义庄” 。范氏义庄每年的田亩收入,范仲淹分文不取,全部用来供养范氏子弟读书,并且资助附近贫困的乡民 。
范仲淹制定了详细的义庄章程,不仅规范义庄今后的管理和维持,还设立了捐赠的通道,让有能力者持续捐助,然后对有困难的族人乡民持续援助,不管是科举、嫁娶、丧葬、口粮、救灾,只要是范氏义庄力所能及的事情,都义不容辞地提供帮助 。
其实,范仲淹可能不知道,他的这个创举,是中国早期较为成熟的非宗教慈善机构,而且,具有可延续性 。
60岁以后的范仲淹,虽然远离中枢,但他仍在庙堂 。虽然在庙堂,仍然忧其民 。
皇祐三年(1051年)范仲淹被调到青州,因身体多病,又改至颍州 。第二年(1052年),范仲淹带病到颍州上任,五月二十日,范仲淹路过徐州,身体已经难以支撑 。次日清晨,艳阳高照,徐州城一片寂静,因为世间少了一位圣人 。
范仲淹病逝于徐州,终年64岁 。当年十二月,他被葬在河南洛阳的万安山下,宋仁宗亲赐“褒贤之碑”,加赠兵部尚书,谥号“文正” 。
范仲淹去了,范氏义庄的屋顶仿佛更加高大,范仲淹的儿子范纯仁、范纯礼继承乃父之志,继续发展义庄 。

历史上范仲淹一生都有哪些贡献,能让后世铭记千年?

文章插图
靖康年间,范氏义庄被金人破坏,到了南宋时期,范仲淹的五世孙范之柔对义庄加以整顿,恢复原来的规模,继续着家族的“义举”,至此,范氏义庄再未间断 。
到了明朝末年,范仲淹的第十七世孙范允临临终前将所有家产再度捐给范氏义庄;清朝前期,大同知府范瑶为了光大祖宗之志,又捐赠田亩1000亩,到了清朝宣统年间,范氏义庄已经有5300亩的规模,延续了八百年,运作良好,被救济之人,多达数万 。
历经朝代更迭,历经世事沧桑,范仲淹的义庄,犹如不老之松柏,被一代一代人继承下来 。
新中国成立后,结束了土地私有制,范氏义庄无法维持,范氏后裔范君博、范烟桥等人最终决定,在原范氏义庄旧址上建立私立学校,命名为“景范中学”,意为敬仰范仲淹之意 。时至今日,在范仲淹先生诞辰1000年后,苏州市景范中学仍在,只是,由私立变为公立,俨然成为当地的地标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如:疾病、健康、理财等),还请咨询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辽宁龙网」www.liaoning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