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六的习俗怎么写 正月十六的习俗( 二 )




抬过呱嗒神 , 孩子们开始“拉七姑娘”——用高粱秸秆做成人的模样 , 也是拖在地上围着坟堆转 。 据说 , 转着转着 , 孩子们都头晕了 , 七姑娘也活过来了 , 自己站起来转圈…… 。 估计这是以讹传讹 , 不会有的事儿 。


到正月十六 , 习俗更多 。


天不亮 , 大人们就起床 , 到野地里寻找去年秋季遗留的大豆豆茬 , 再去荒地薅几根韧性强的长茎“老草”回家 , 供奉在老灶爷的排位前、放香炉的木板上 , 跪下来祈祷:“薅—薅—薅豆茬 , 银子钱 , 往家爬;薅—薅—薅老草 , 银子钱 , 往家跑……”再虔诚地磕头 。



正月十六的习俗怎么写 正月十六的习俗

文章插图


天蒙蒙亮了 , 大家开始烤火 。 当年家家都有草垛 , 这天“偷”一些柴火是不会被责怪的 , 或者干脆滚来一截木头 , 抬来两个虬须满面的大干树根 , 在十字路口“噼噼啪啪”地烧起来 , 红光照亮了大人小孩儿兴奋的脸 。 这烤火是有讲究的 , “烤烤腰 , 不腰疼;烤烤肚 , 不肚疼 。 ”反正是哪儿疼烤哪儿 , 此次烤火 , 包治“疼”病 。 所以每年正月十六早上烤火 , 撅屁股、腆肚子、扭胯、伸脖儿……好一副滑稽的“烤火众生图”!


有的孩子太小 , 起不了大早 , 大人会把小孩儿的衣裤拿来放火上烤一会儿 , 趁着余热迅速卷起来塞进大裤腰里 , 急急地回家……孩子穿上烤过火的衣服 , 在一年里都不会生灾生病 。


除了烤火 , 也有一大早“转井”、“转粪堆”的 , 顾名思义 , 围着水井和粪坑 , 边转圈儿边祈祷:“转转井不腰疼 , 转转坟堆不头晕……”想来这都是劳动人民表达对新生活的期盼、对美好的向往的、自娱自乐的活动 。


这天中午 , 和正月十五一样得吃饺子 , 这两天分别照应年三十儿和大年初一 , 是余热未尽的小年下 。


到晚上 , 开始“散灯盏” 。 最早时是自制的“小灯盏”——白萝卜切成段儿当“灯墩” , 棉花碾在高粱细秸秆儿上 , 蘸了柴油当灯烛 , 插在萝卜上点燃了 , 每个门的两旁 , 包括牲口屋、厕所 , 都要放两个灯盏 。 后来有卖的红红的小蜡烛 , 代替了繁琐粗陋的萝卜秸秆小灯盏 。


小时候放灯盏 , 我都是连走带跑、急急忙忙 , 心里紧惶惶的 , 争取能让这十几束微弱的火光同时照亮我家小小的院子 , 眼看着灯盏逐渐燃尽 , 秸秆上星星般的明火突然极亮地闪一下 , 瞬间坠入黑暗 , 心里不由产生淡淡的失落……
【正月十六的习俗怎么写 正月十六的习俗】


正月十六的习俗怎么写 正月十六的习俗

文章插图


岁月悠悠 , 时光荏苒 , 转眼四十年过去了 , 同时产生更深失落感的 , 还有一个现在的我——这些亲切有趣的老习俗有的太久远 , 我未曾经历 , 只是听说而已;有的亲身经历过 , 到现在还充满深深的怀恋 , 甚至梦中都会笑醒……可是今天 , 这些老祖宗遗留下来的老传统、老文化 , 还有几个活在现代人的生命里呢?不知道那些吃着元宵、放着烟火 , 磕着瓜子看晚会 , 抱着手机刷抖音的人们 , 是不是在空虚的当儿 , 会像我一样 , 思绪被深深的失落漫湿……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如:疾病、健康、理财等),还请咨询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辽宁龙网」www.liaoning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