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女生节、女神节,是对女性最起码的尊重( 二 )


否则会像韩炳哲在《倦怠社会》里说的:
节日在一个瞬间内实现了一种提升的强烈生命体验…… 如今的节日仅仅是一次事件、一场热闹的活动 。
为什么拒绝女神、女王、女生节?
和历史背道而驰的是,女生节、女神节、女王节等称谓,都轻巧地避开了「妇女」,也恰恰消解了前辈们为妇女节所做的努力 。
提起妇女,你的第一印象是怎样的?
已婚已育女性,楼下跳广场舞的阿姨,还是「老大嫁作商人妇」的琵琶女?
▲ 图片来自:unesco
在我国,妇女其实是成年女子的通称,司法解释中定义 14 岁以上的女性称为妇女,未满 14 岁的男女称为儿童 。女者,指未婚女子 。妇者,指已婚女子,故妇女泛指女性 。
所以,女生和妇女,并没有天然的分界,却人为地有了不同含义 。
20 世纪末,三七女生节便在中国各高校中流行,名为「关爱女生」,具体起源于哪所高校极富争议 。
▲ 2021 女生节横幅.
这一天,有妙语连珠的横幅和精心筹备的礼物,有呵护女生的各种活动和聚会,甚至有男生在宿舍底下唱情歌,却也广泛流传「女生与妇女只差一日」这样暗含性骚扰的笑话 。
大多数的女生节,依旧是对女性变着花样但内核空虚的赞美,以及表达缔结良缘的愿望 。
更重要的是,女生节为中老女性和年轻女性划开了沟壑,好像前者是端正的、严肃的,后者是年轻的、活力的 。2016 年,复旦大学教授、性别平等学者沈奕斐指出:
从妇女节到女生节,背后是通过年龄、容貌、性、生育等条件把女性分为三六九等,在分等的过程中形成了隐性歧视,即年轻漂亮的「女生」被放在了等级最高的位置 。
▲ 图片来自:内外
但没有人能够停留在所谓的「女生」阶段,我们反对划分出女生节,是为了反对妇女一词的污名化,从而抵抗年龄焦虑、婚恋焦虑,肯定女性在每个阶段的才智和劳动 。
女神节、女王节则为节日包裹上了「买买买」的糖衣,将其变成了简单的女性消费节 。
欲戴皇冠必承其重,一日限定女王的「加冕仪式」完成于金钱之上 。
倒也不仅仅是三八,「她经济」已经被资本认为有利可图,它指的是女性的消费能力越来越强,围绕着女性理财、消费而形成的特有的经济现象 。
但是,消费的自由不足以浇灭胸中块垒,清醒过后一切显得多么虚假,午夜梦回多少都有体会 。
女神也是类似的,它或许比妇女动听、洋气,可它并不是真正地平视女性 。
在原始部落里,女性因其特有的生育能力,被当做和大地、太阳等自然物一样具有神秘力的女神 。但随着父系社会到来,人们熟练使用工具,神秘性的力量退居二位,体力劳动以人的价值凸显出来 。
▲ 图片来自:UN
在神话传说中,「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西王母「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 。
现代,我们常常称维密天使为女神,总有一丝拜倒于石榴裙下的臣服味道 。
女神要么过得惨,要么被颂扬片面价值,反正不是很圆满 。
▲ 图片来自:豆瓣
当然,很多人觉得,女神不单指外貌和身材出众,还可以表达女性的强大、自信、独立、聪明……
但这样的赞美,却像空中楼阁,用概念性的美誉,掩埋女性真正所需要的权益,一厢情愿地将边缘的、底层的、多数的女性排斥在外 。
你会将被迫生育八个孩子的母亲、月经贫困的山区女性、自驾全国的苏敏阿姨,称为「女神」吗?
▲《印度合伙人》剧照. 图片来自:豆瓣
并不是她们不可以,而是女神、女王的封号太轻飘飘了,反倒是不尊重她们当下遭遇的人生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如:疾病、健康、理财等),还请咨询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辽宁龙网」www.liaoning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