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为何能成为千年帝都?( 三 )


所以明朝前期 , 在北京与南京之间有过一场旷日持久的往复阶段 , 从明朝建立到正式定都北京经过了七十多年时间 , 即使从永乐元年开始的两京制度算起 , 也有近四十年之久 。
永乐元年(1403)改北平为北京 , 此时的北京只是陪都 。朱棣在永乐七年、十一年与十五年三次巡幸北京 , 都是从南京出发的 。第三次巡幸以后再未回南京 , 首都机能开始转移 。十九年正式迁都北京 , 改称京师 , 而原京师改称南京 。洪熙元年(1425) , 又改北京为行在 , 有南迁之思 , 经宣德朝至正统朝 , 南迁始终未能实现 , 于是正统六年(1441) , 北京官厅去“行在”二字 , 北京最后正式定为首都 。
明代前期北京、南京之间的小往复 , 不但反映了选择首都的各种外在因素交叉的复杂性 , 还体现了具有定都决定权的皇帝个人的心理状态 。永乐皇帝自然是一心要迁都北京的 , 但却迁延了十九年之久 , 期间他有将近一半时间是呆在北京处理国事 , 或以北京为基地进行亲征 。
但在他离开南京的时候 , 他的太子洪熙帝却几次在南京监国 , 对祖父朱元璋定都南京有相当的感情 , 而不愿定都北京 , 想迁回南京 。但他当皇帝只有一年时间 , 来不及完成这个任务 。他的太子宣德帝情况又与他不同 , 虽然遵照父命有迁都打算 , 但他作为永乐帝的皇太孙当其祖父远征蒙古时 , 都随侍在侧 , 所以对迁都回南京积极性并不高 。加之北京作为全国性首都条件的确比南京优越 , 故经过来回往复之后最终首都还是底定北京 。
不过南京作为留都 , 比一般的陪都位置更高 , 与北京一样设有六部 , 这种情况为历代所无 。这一方面自然是出于对祖宗制度的尊重 , 另一方面也表示南京的确具备建都的一些必要条件 。
清朝代明而兴 , 选择北京为首都没有任何迟疑之处 , 这与金、元时期思路完全相同 。而且由于清代所建立的多民族大帝国北部几乎囊括全部蒙古人部落 , 西北包容准噶尔与回部 , 西南领有西藏地区 , 远远超过汉唐盛世 , 北京的地理位置也因此不像过去那样偏向北部 , 而显得相对比较适宜 。或者说 , 也近乎天下之中的位置了 。
进入民国时期 , 北洋政府的政治基础在北方 , 定都北京自然是不二的选择 。但由国民党建立的国民政府 , 其政治基础却在江浙财团 , 也因此自然选择南京作为首都 。但上面已经说过 , 作为一个领土广袤人口众多的多民族的国家的首都 , 北京的地理区位显然优越于偏于东南一隅的南京 , 这是自古以来的定论 。所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也以北京为首都 , 这是理所当然的 。
从北洋政府到南京国民政府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之间 , 由北京到南京再到北京的往复 , 虽然是不同政权之间的首都变迁 , 其意义重于明朝前期两京制度的变迁 , 但时间却不过只有22年 , 远短于明前期的往复期 。
南京之所以被选为明初与国民政府的首都 , 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是 , 明代与国民政府的统一行动都是由南而北地完成的 。至于元、清两代则恰好相反 , 所以作为军事行动的策源地 , 也为定都加上了一个重要的砝码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如:疾病、健康、理财等),还请咨询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辽宁龙网」www.liaoning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