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0岁属什么生肖,今年满82岁属什么生肖( 三 )


到了晚上 , 曾孝濂就跑到图书馆临摹学习 。 欧洲权威的《柯蒂斯植物学杂志》 , 列了四五个大书架 , 就是他最好的“老师” 。


过程中 , 还需不断跟植物学家请教 。 植物学家可以毕生只研究1到2个科属 , 但是画师们是打配合的 , 画完这一科属换到下一科属的植物 , 又要从头开始记特征 , 向另一位植物学家请教 。
曾孝濂印象最深、也吃了个下马威的是唇形科植物 , 光这个就画了四五年 。
为了搞清楚结构 , 不仅画速写 , 还把植物园山上的很多野生植物都解剖了 。
解决了唇形科植物这个老大难 , 曾孝濂觉得自己对生物绘画的要求、作法、规律 , 基本上就了解了 , 上了手 。
捱过了冷板凳 , 他开始喜欢这份工作 , “既然喜欢它 , 我就要做好它 。 ”


滇山茶(莲蕊)绘于1978年


为了画得准确、鲜活 , 他永远坐得住 。 上世纪70年代 , 所里的彩色相机还稀缺 , 他交出了昆明市花——茶花的一整套彩色图谱 。
被称为“百花之最”的滇山茶是怎么画的?
他这样回忆:“几乎天一亮起来 , 到植物园去摘一朵山茶花 , 跑回办公室插在瓶子里 。 赶紧去吃早点 , 随便吃点就跑回来画 。 一直画到十二点半 , 吃午饭 。 五个钟头 , 不喝水、不上厕所 , 全神贯注 。 ”
“花从植物园摘下那一刻 , 就会慢慢开 , 你要画慢了 , 就找不着关系 , 非常紧张 。 而且画这个不能构好图再画 , 必须一个花瓣一个花瓣地画 , 从最靠近你的那瓣开始 。 告一段落的时候 , 会浑身发抖 , 我觉得可能是热量没有了 。 ”


中国植物科学画学术交流会代表合影 昆明 1983年


他一画就是半天、一天 , 像进入心流一样 , 几十年如一日 。
随意翻开《中国植物志》 , 确实一眼就能看出哪个是曾孝濂作的插图 , 都是参照枯标本 , 他的植物就真的更“活”一点 。
除了《中国植物志》 , 在植物所的四十年间 , 曾孝濂还参与了《云南植物志》《西藏植物志》等志书 , 及其他50余册植物学专著的科学绘图工作 , 墨线图就画了超过2000幅 。


红脚鹬 , 绘于1995年 一种冬候鸟 , 在云南省仅见于滇南


黄胸织雀 , 绘于1994年 擅长织巢 , 是“鸟类中的建筑师”


从植物 , 到自然万物
1997年退休后 , 曾孝濂开始做自己的选题 。 第一个 , 就画了压在心头已久的“百鸟图” 。 不仅画得“真” , 连鸟儿落脚的生态环境 , 一段枝桠、一片灌木 , 也生动 。
为什么要画这些环境中的鸟?这与他60年代中期的“丛林五年” , 分不开 。
那时昆明植物所承担了两个国家特别任务:一个代号为523 , 要在热带丛林里寻找治恶性疟疾的中草药(多年后被认定为有效药的青蒿素就是当年被找到的);一个是做“热区野菜图谱”与“热区军马饲料” , 找到军马人员被困时 , 丛林里哪些植物可吃 , 如何自救 。
那五年的大部分时间 , 曾孝濂都在西南边陲 , 与越南、老挝、缅甸接壤的林区度过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如:疾病、健康、理财等),还请咨询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辽宁龙网」www.liaoning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