佤族有什么风俗习惯?少数民族佤族的来历习俗( 三 )


新米节
佤族是个农业民族,Past生产力水平低下,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 。因此,围绕农业生产形成很多敬神祈福的祭祀性活动,有的还渐渐形成了定制,发展成为了节日 。新米节便是其中之一 。
新米节是稻谷成熟,喜庆丰收,品尝新米日子 。因为气候的差异,各地谷物成熟时间不同,因而各地区和各村寨,甚至每家每户过节时间也不一样,但以前般多在农历七八月份(佤历九十月间)进行 。日期确定,一是根据各自粮食成熟情况选择吉日 。二是以父母或祖父母去世属相之日为最佳 。意在请先祖灵魂回来,与家人一起同尝新米,共享其欢乐 。并请他们在天之灵保佑其子孙后代家庭幸福、风调雨顺、粮食丰收 。为让各地佤族同胞能够共同欢度新米节,在1991年沧源佤族自治县与西盟佤族自治县联合决定,把每一年的农历八月十四日定为佤族的“新米节” 。
传统新米节多各家各户独自进行 。节日当天,主人早早地起床,准备好过节酒肉佳肴 。之后到田里去采割新谷 。割回来谷子一束挂在门上,表示招谷魂进家 。其余搓下谷粒,用铁锅微火焙干、舂出新米、做成米饭 。接着要举行家祭仪式:盛一碗新米饭,与各种菜肴一起摆于神台上,请巫师念咒语,祭祀其谷神,敬献其祖先 。仪式结束后,以巫师与老人为首,全家人喜尝新米 。之后,主人才能打开家门,把自家过节消息告知邻里乡亲们 。于是乡亲们纷纷携带各种礼物前来祝贺 。主人则杀鸡和宰猪,甚至剽牛待客,大家欢歌笑语,同享丰收喜悦 。
佤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 。竹竿舞,过去是有福分的老人死后跳的一种舞蹈,现已成为一种娱乐性的舞蹈 。
舞蹈形式与我国海南省黎族竹竿舞相同 。即两根大竹竿平摆在地上,在两根大竹竿外面,人们两人一对,面对面持小竹竿,沿着大竹竿来回滑动碰击,舞者在两竿滑动相撞的空隙中跳动 。舞蹈动作为模仿蚂蚁、斑鸠、豹子、画眉等动物形态起跳,活泼欢快 。
【佤族有什么风俗习惯?少数民族佤族的来历习俗】竹竿舞,一般在寨中有威望、有影响的老人死后举行,以碓杵击打竹竿而舞,寨中男女老幼均可参加 。当地老人说:“人虽然死了,但灵魂不死,它到另一个世界后同样离不开歌舞,所以人们要唱歌跳舞欢送他 。”正是这种旷达的生死观,造就了佤族诸多的丧事舞蹈 。
 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壮族·满族·回族·苗族·维吾尔族·土家族·彝族·蒙古族·藏族·布依族·侗族·瑶族·朝鲜族·白族·哈尼族·哈萨克族·黎族·傣族·畲族·傈僳族·仡佬族·东乡族·高山族·拉祜族·水族·佤族·纳西族·羌族·土族·仫佬族·锡伯族·柯尔克孜族·达斡尔族·景颇族·毛南族·撒拉族·布朗族·塔吉克族·阿昌族·普米族·鄂温克族·怒族·京族·基诺族·德昂族·保安族·俄罗斯族·裕固族·乌兹别克族·门巴族·鄂伦春族·独龙族·塔塔尔族·赫哲族·珞巴族·汉族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如:疾病、健康、理财等),还请咨询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辽宁龙网」www.liaoning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