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为啥能烧成莲花 整把香烧成莲花状的图解( 二 )


在红色成为明朝官方所认可并大范围使用的色彩之后, 它用于端庄肃穆的宫廷院墙, 用于精致典雅的后妃首饰, 用于辞旧迎新的年节装饰, 各个瓷窑也在不断探索, 试图烧制出一种至纯至正的红色瓷器来 。 其实, 此前之所以一直未有纯正的红瓷, 除了红色在生活中未被统治者所崇尚的缘故之外, 更为关键的是工艺技术的阻碍 。 传统红釉以铜为发色剂, 但是铜在高温环境下的稳定程度极低, 且其显色受到还原气氛等诸多因素影响, 烧制非常困难 。 细数之下, 唐代长沙窑的铜红釉釉色带黄, 宋代钧瓷红中带紫, 金代烧造红绿彩瓷, 元代景德镇窑多制釉里红 。 而通体色泽油润光亮, 如红宝石的高温红釉, 则被誉为“千窑一宝” 。 而这千窑一宝, 曾在明朝宣德年间红极一时 。
前文提到, 朱元璋称帝后命翰林学士拟定礼制, 确定新朝祭器样式 。 明代宣德年间制鲜红釉即因多被用作祭器, 又被后人称为祭红 。 鲜红釉的成功烧制无疑是红釉探索中的重大突破, 比起钧红, 鲜红釉色泽柔和稳定, 不再有流釉之感;比起釉里红的色彩交杂, 其通体一色, 鲜红艳丽, 正是历朝工匠所追求的至纯至正之色 。 尽管如此, 成功的烧制并不意味着工艺的完美成熟, 鲜红釉依旧对烧成条件极为苛刻, 成品率极低 。 并且, 为配制这种可以相对降低受环境影响程度的色彩, 古人不惜成本, 以珊瑚、玛瑙、玉石、赤金等珍贵珠宝入料, 因此鲜红釉身价更为名贵 。 明代嘉靖年间的进士王世懋在所著的《窥天外乘》中描述道:“我朝则专设浮梁县之景德镇, 永乐、宣德间内府烧造迄今为贵 。 其时以骔眼甜白为常, 以苏麻离青为饰, 以鲜红为宝”, 足见鲜红之难得 。
故宫博物院藏鲜红釉碗
清朝康熙年间的《江西通志》卷二十七中, 有一段关于明朝嘉靖二十六年浮梁县的记载:“江西布政司呈, 称鲜红桌器均获高匠, 重悬赏格, 烧造未成, 欲照嘉靖九年日坛赤色器皿改造矾 。 ”虽是在说嘉靖年间江西再烧不出高温红釉, 只能用较低温度下烧制的矾红釉作为替代品, 却也一石二鸟地点出了统治者对御制红釉的追求, 与烧造高温红釉的工艺之难、耗费之高 。 集中烧造高温红釉的探索之路也因经济无力、政治动荡、材料稀缺等原因中断了二百余年, 直至清代康熙时期方才复兴 。 如果说明朝烧造红釉是因为君主喜红, 以此为祭器命地方烧制的话, 清代统治者在此基础上则更增添了一重显示国力的意图 。 康熙亲政后, 开创大清盛世, 国力繁荣, 决意复烧红釉瓷器 。 在督陶官郎廷极的督导下, 御窑厂研究釉料配方与烧制方法, 烧制出的高温铜红釉瓷器虽釉色与宣德鲜红釉不同, 但色浓如牛血, 有些积釉处呈暗红色, 别有一番浓淡趣味 。 强光下釉面反射出玻璃般的光泽感, 莹澈浓艳, 如一层宝石均匀附着于白胎之上, 叫人赏心悦目 。 因釉汁浓稠较厚, 烧制时不免流淌, 郎窑红瓷器往往于口沿处露出一圈白胎, 俗称“灯草边”;又为流釉不浸底足, 工匠用刮刀在圈足外侧刮出一个二层台, 故有“脱口垂足郎不流”之语 。 据清宫与饶州府御窑厂来往的造办文书记载:“脱口以雪顶为佳, 流釉以牛毛丝为妙, 釉不过足, 以鸡翅木纹为尊”, 挑选郎窑红贡品的官员便以此奉为圭臬 。 官方的标准既出, 则暗示着此种器物的烧制进入了一个较为成熟的阶段, 有足够的人力物资进行批量化生产 。
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起, 郎窑红釉器屡屡出现于拍卖场上, 与之相比肩的还有康熙晚期景德镇窑新创的豇豆红釉品种 。 自成功烧造至纯至正的郎窑红瓷器之后, 豇豆红又于单色红中人为地衍变出其他色彩, 有时因红釉氧化产生绿色窑变, 倒使得红中微微透绿, 故得美人霁、桃花片等美名 。 民国许之衡在《饮流斋说瓷》中写道:“美人霁佳处在于, 淡红中显鲜红色与茶褐色之点, 背光则显绿色” 。 清朝朱琰在《陶说》中提及了豇豆红的烧制方法, 其法名为吹红:“截一长七寸、口径一寸竹筒, 一头蒙上细砂, 沾着釉水吹到坯上” 。 这种看似是烧制缺陷、实则为有意设特殊色彩计的, 自19世纪起深受日本及西方藏家青睐 。 豇豆红在西方被翻译为“Peachbloom(桃花釉)”, 其绿柔软如桃叶, 其红温婉若桃花, 这样的英文翻译, 竟颇为形象地道出了豇豆红的特点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如:疾病、健康、理财等),还请咨询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辽宁龙网」www.liaoning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