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和辈分的起源是什么?( 二 )


纵观三国时期,除少数民族外,仅有郭攸之(侍郎)、马日磾(太傅)、尹大目(殿中校尉)、张世平(马贩)、辛宪英(女)五人为双字名 。直到魏晋后期,双字名才逐渐流行起来 。
到了宋朝,人们在命名时,为了体现宗族辈分,开始出现“派语” 。派语是用来记载宗族世系表示家族辈份的字 。通常取一些寓意深刻的字凑成四言诗、五言诗或七言诗的体裁 。
宋太祖赵匡胤就为其后代规定了十三个字辈,连同自己的“匡”合为“匡德惟从世令子,伯师希与孟由宜” 。后因宋太宗赵光义继(cuan)位,皇帝属于了赵光义一支(此支没有派语) 。直到南宋,宋高宗赵构无后,才收宋太祖赵匡胤七世孙赵伯琮为养子,改名赵昚,也就是后来的宋孝帝,至此宋朝重回宋太祖一支 。但由于此次交接班属于“过继”,所以名字嘛~~也就没有派语了 。

名和辈分的起源是什么?

文章插图

在宋朝之后,派语已经成为一种潮流,只要是大族,都会有自己的派语 。
孔、孟、曾、颜四大“圣”的后代从明朝开始,因朱元璋赐辈字,所以统一相同的辈字 。后经历代皇帝赐姓,现在的辈字诗已经有五十字 。“希言公彦承,弘(宏)闻贞尚胤(衍),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建道敦安定,懋修肇彝常,裕文焕景瑞,永锡世绪昌” 。

名和辈分的起源是什么?

文章插图

明朝皇帝朱元璋因为出身不是望族,所以内心很是自卑,因而喜欢找个名人做自己的先祖 。所以学朱熹,用带木火土金水偏旁的字做派语的标识 。如:朱棣(永乐)、朱高炽(洪熙)、朱瞻基(宣德)、朱祁镇(正统)、朱见深(成化)、朱祐樘(弘治)……
清朝皇帝不但有派语(胤、弘、永、绵、奕、载、溥、毓、恒、啟),对名的第二个字的偏旁也有规定,如胤字辈的第二个字偏旁是“礻”(胤褆、胤礽、胤禛、胤禩、胤祥、胤禵)、胤字辈的第二个字偏旁是“日”(弘昐、弘昀、弘时、弘历(曆)、弘昼)……

名和辈分的起源是什么?

文章插图

清末和民国,随着战乱和西化的冲击,连命都保不了,有几人还关注名和派语呢?但随着新中国成立,人们的生活稳定、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对精神层面的追求也日益提升 。人们又重新开始了对起名和派语的追求 。

名和辈分的起源是什么?

文章插图

就连德云社师徒之间的“爱恨情仇”,也能吃到“辈分”的瓜 。古时的艺人在加入艺人行之后,都会给自己起个艺名,京剧、大鼓等都是如此 。而且艺行很讲辈分和出身,郭德纲直到拜侯耀文为师后,才被算真正入了相声行 。有了师承,才能得到相声界的认可 。没有师承则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这也是为什么李文华81岁临终前也要拜马三爷为师 。

名和辈分的起源是什么?

文章插图

郭德纲成立德云社后,由德云社元老、相声演员张文顺先生定了 “云鹤九霄、龙腾四海”八个字的排字,每四年用一个字 。但需要说明的是,这八个字都属于同一辈分,只是用了区分入门前后的不同 。所以叫做“某字科”而不是“某字辈” 。
最早收的徒弟是“云”字科,艺名中间都是“云”字,如:何云伟(何沄伟)、曹云金(曹金)、岳云鹏、张云雷、朱云峰(烧饼)……紧跟着是“鹤”字科,就有张鹤伦,孟鹤堂,韩鹤晓……再后面是“九”字科,如张九龄,杨九良……现在已经收到了“霄”字科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如:疾病、健康、理财等),还请咨询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辽宁龙网」www.liaoning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