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节日 11月4日( 三 )


但是诗人一点也“不自哀”, 报国杀敌之心却更强烈了 。
日有所思, 夜有所梦 。 因此,
“铁马冰河”的梦境, 使诗人强烈的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得到了更充分的展现别云间 夏完淳(明) 三年羁旅客,
今日又南冠 。 无限河山泪,
谁言天地宽 。 已知泉路近, 欲别故乡难 。
毅魄归来日, 灵旗空际看 。
赏析: 公元年, 夏完淳(时年岁)从父允彝师陈子龙在松江起兵抗清 。 兵败,
其父允彝自沉于松塘而死 。 夏完淳与师陈子龙继续坚持抵抗 。 年夏完淳与陈子龙钱旃饮血为盟,
共谋复明大业, 上书鲁王(朱以海), 鲁王遥授中书舍人,
参谋太湖吴易军事 。 此时南京已陷落, 身在义军之中的夏完淳依然抱有消灭敌人恢复明朝的坚毅决心 。
为了抗清, 义军上下结成了同仇敌忾的情谊 。
不久义军兵败, 吴易被执, 夏完淳只身流亡,
隐匿民间, 继续进行抗清活动 。 年(顺治四年)夏间,
夏完淳因鲁王遥授中书舍人之职而上表谢恩, 为清廷发觉, 遭到逮捕 。
被解送南京后, 夏完淳坚强不屈, 顽强斗争,
在接受变节降清的原明朝兵部尚书太子太保洪承畴的审讯时, 采取反话正说寓贬于褒的方式当面声色俱厉地痛斥这个朝廷的叛徒民族的败类,
令洪承畴面红耳赤颜面尽失 。 在南京狱中,
夏完淳给嫡母盛氏写了绝笔《狱中上母书》, 一方面以琐琐家事,
谆谆嘱托, 流露出对家人的依恋不舍之情,
一方面又将复明大志放在儿女私情之上, 不以后嗣为念, 表示要“报仇在来世”,
体现出视死如归的气节 。 最终不屈而死, 年仅岁 。
《别云间》是作者被清廷逮捕后, 在解往南京前临别松江时所作 。
上海松江县, 古称云间, 即作者的家乡 。
作者在此诗中一方面抱着此去誓死不屈的决心, 一方面又对行将永别的故乡, 流露出无限的依恋和深切的感叹 。
诗作首联叙事 。 其中“羁旅”一词将诗人从父允彝师陈子龙起兵抗清到身落敌手这三年辗转飘零艰苦卓绝的抗清斗争生活作了高度简洁的概括 。 诗人起笔自叙抗清斗争经历,
似乎平静出之, 然细细咀嚼,
自可读出诗人激越翻滚的情感波澜, 自可读出平静的叙事之中深含着诗人满腔辛酸与无限沉痛 。 颔联抒写诗人按捺不住的满腔悲愤 。
身落敌手被囚禁的结局, 使诗人恢复壮志难酬, 复国理想终成泡影,
于是诗人悲愤了:“无限河山泪, 谁言天地宽?”大明江山支离破碎,
满目疮痍, 衰颓破败, 面对这一切,
诗人禁不住“立尽黄昏泪几行”, 流不尽“无限河山泪” 。 诗人一直冀盼明王朝东山再起,
可最终时运不济, 命途多舛, 恢复故土重整河山的爱国宏愿一次次落空,
他禁不住深深地失望与哀恸, 忍不住向上苍发出“谁言天地宽”的质问与诘责 。 颈联坦露对故乡亲人的依恋不舍之情 。
无论怎样失望悲愤与哀恸, 诗人终究对自己的人生结局非常清醒:“已知泉路近” 。
生命行将终结, 诗人该会想些什么呢?
“欲别故乡难”, 诗人缘何难别故乡呢?原来,
涌上他心头的不仅有国恨, 更兼有家仇 。
父起义兵败, 为国捐躯了 。
而自己是家中唯一的男孩, 此次身落敌手, 自是凶多吉少,
难免一死, 这样, 家运不幸,
恐无后嗣 。 念及自己长年奔波在外, 未能尽孝于母,
【11月4日节日 11月4日】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如:疾病、健康、理财等),还请咨询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辽宁龙网」www.liaoning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