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陈良玲:刚柔并济|站上拍卖台的她( 二 )


采访中 , 陈良玲保持一贯的谦逊 , 直言一件藏品最终的实际成交价格不能归功拍卖官 , 这不是她一个人即兴表演的成功 , 而是看不见的部门专家共同的付出——从藏品征件、编辑图录到拍卖预展、联络买家、营销包装等 , 看似充满戏剧性的拍卖只是为藏品画下句号的点缀 。
她重视尊重与公平 , 这个拍卖会上最闪耀的人说 , “尊重和公平是一个拍卖官身上最重要的特质 。 有时 , 一件拍品在一两分钟内成交 , 在短暂的时间背后是无数人的心血 。 每次拍卖之前 , 我都会保持心态 , 想着我要把拍品拍出最佳成绩 , 不会想着我在拍卖台上好不好看 。 至于公平 , 绝对不能出现我等了这位客人两分钟 , 催促着那位客人落槌 。 ”讲求公正的陈良玲深信拍卖这一传承千年之久的交易方式最有魅力之处恰恰在于公平公正 , 价高者得 , “这也是最能够体现一件作品价值的方式 。 ”
人们熟悉陈良玲在拍卖会上谈吐温润 , 落落大方 , 殊不知温婉的背后 , 她有着或鬼马精灵或迷糊大意的一面 。 私底下的她 , 习惯用肢体语言表达自己 , 说自己一天到晚总会不小心把咖啡打翻 。 她对数字局部敏感 , 只对那些系统性的、有逻辑性的数字敏感 。 “假如说存在一个公式 , 就像英式拍卖中的竞价阶梯 , 一口一口堆上去的话 , 我很敏感 。 ”对充斥在生活中的价码 , 她往往随性大意 , “我不太会斤斤计较 , 个性不是这样 。 ”倘若稍微留意 , 你会看到陈良玲有时在拍卖台上转动拍卖槌 , 只因为了落下掷地有声那一槌 , 她常常大力敲下 , 以至于槌头与槌柄之间松动 , 不得不临时拧紧 。 有时 , 她又会忘记带拍卖槌上场 , 临时问同事借拍卖槌 , 说到这里 , 她大笑 , “我对我的拍卖槌应该要建立比较深厚的感情 , 对不对?”
2016年 , 在佳士得拍卖官导师Hugh Edmeades手下受训两年的陈良玲出师 , 第一次手执拍卖槌上台 。 回想初次登台 , 她调侃自己 , “我第一次上台的时候 , 声音比较紧张一点 。 当时的主席过来帮我调整麦克风 , 我看见他 , 好担心 , 心里想着:他想怎样?觉得我拍得太差 , 想赶我下台吗?哈哈 。 ”结果那天 , 她又因太紧张 , 翻《拍卖师笔记》时漏掉了整整一页拍品 , “我不小心把连续一页的拍品翻过去了 。 银幕上是上两件拍品 , 而我开始念下一件拍品 。 然后 , 我的同事指着 , 用英文跟我说 , 你拍错了啦!我当时竟然看到一个同事在电话委托席上笑着从椅子上掉下来了!”
寥寥数语 , 一个深谙幽默力量的聪明人跃动眼前 。 她懂得拿捏语言的尺度 , 何时收何时放 , 做到心中有数 。 不难想象当陈良玲式的幽默与那一袭嵌着盘扣的缎面旗袍、素净的面孔共同出现在激烈比拼的竞逐拍局之中 , 将会形成一股温柔的力量 , 带动气氛之余 , 张弛有度地迅速拉高竞价阶梯 。
声音陈良玲:刚柔并济|站上拍卖台的她
文章图片

如果将拍卖官与瓷器专家的工作比例以数字换算 , 陈良玲大约会给出1:99的比例 , 毕竟她最常做的事是与瓷器打交道 。 追溯与瓷器的渊源 , 她想起小时候的自己常常和妈妈一同去台北故宫博物院看展览 。 那时候 , 妈妈会耐心地指着一件件的艺术品告诉她:这是汝窑 , 那是定窑 , 这是毛公鼎 , 那是《溪山行旅图》……“我在很小的时候 , 对中国文物的第一个概念就是瓷器 。 ”
陈良玲深受父母的生活美学影响 , “妈妈很喜欢古董、艺术 , 喜欢去博物馆 。 在她的认知里 , 无论艺术还是中国文物其实是可以拿来生活的东西 。 妈妈很喜欢泡茶 , 喜欢边喝着宜兴紫砂壶泡的茶边听邓丽君的唱片 , 我记得小时候家里会有一些古董茶壶 , 妈妈常拿来欣赏 。 ”润物无痕的家庭教育逐渐成了陈良玲的艺术启蒙 , “我们家有一套生活的态度:东西得放得整整齐齐的 , 要干净、简洁、利落 。 慢慢的 , 我形成了自己的美学观 , 无论是穿着打扮、室内设计或是欣赏的建筑风格、画作都和我成长的生活背景有很大关系 , 我的个性也是如此 。 我很喜欢抽象主义之父瓦西里·康定斯基(Wassily Kandinsky)的画 , 干净的 , 简洁的线条 , 看上去很舒服 。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如:疾病、健康、理财等),还请咨询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辽宁龙网」www.liaoning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