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干货 | 到底什么叫“导演思维”?( 二 )


人物干货 | 到底什么叫“导演思维”?
文章图片

在此让我们回到类型这一问题上来 。类型暗示着影片的戏剧弧线 。 惊悚片是追逐;警察故事讲的是破案 , 把罪犯绳之以法;黑帮片讲的是主要人物的沉浮兴衰;科幻片探讨的是技术对于人类的威胁 。 有些类型的侧重点是内心 。 情节剧是围绕着丧失、野心或精神重生的内心旅程而展开 。 情景喜剧关乎生活中的价值观和主要人物的举动(比如 , 在《窈窕淑男》中 , 一个男人为了进一步实现自己在事业上的雄心而假扮女人) 。 西部片也倾向于谈论价值观 , 代表着正面力量的田园牧歌式的渺不可追的过往 , 以及代表着负面力量的文明和进步 。 每一类型都有不同的形态 。
人物干货 | 到底什么叫“导演思维”?
文章图片

什么是戏剧弧线?它怎样服务于主要人物的目标?如果剧本没有亦步亦趋地符合类型期待 , 那么这些变化是令剧本更好 , 更新鲜 , 更有力度……还是相反呢?既然你已经读过两次剧本 , 做了丰富详实的笔记 , 下面就该三读剧本了 。为了探索能够催生导演思维的剧本维度 , 三读剧本是必不可少的 。
请把这一回合设想为文本阐释的应用 。 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是在下面提及的维度中揣摩故事的潜在可能性:
生存的维度
心理的维度
社会的维度
政治的维度
每一维度都会编织出不同的故事 。 让我们看看《迷失东京》(Lost in Translation , 2003) 。 在政治的层面上 , 我们可以说影片具备日美关系的维度 。 像比利·怀尔德的《玉女风流》这样的影片是把政治与政治分歧推上了前台 , 但是在《迷失东京》中 , 索菲亚·科波拉(Sofia Coppola)似乎对于故事的 政治维度兴趣寥寥 。
人物干货 | 到底什么叫“导演思维”?
文章图片

《迷失东京》的 社会维度又如何呢?在此有没有阶级或性别问题的介入?有没有等级制度 , 一个群体压迫另一个群体?也谈不上 。 本片的社会学读解在索菲亚·科波拉看来并不重要 。 《迷失东京》的 心理维度又是怎样的呢?这是不是一个涉及不幸或者其他性格问题的故事呢?两个主要人物的不幸可否在起因和疗治的范畴中界定呢?不可以 。
那么 , 让我们看看 生存的维度 。 两个主要人物 , 一位演员和一个年轻摄影师的妻子 , 都拥有貌似完满、实则孤单的生活 。 他们与配偶的对话提醒了我们 , 他们在这个重要的关系中感觉是多么孤独 。 置身于一个社会习俗别具一格的奇怪的异国文化之中 , 并没有缓解两人的困境 。 只有彼此的友谊使这两个人物免于彻底的孤单 。索菲亚·科波拉把文本阐释的重心落在了生存维度之上 。 她本可以选择其他任何一个维度的——心理的、社会的或者政治的 。 然而 , 不同解读方式的取舍 , 会让影片彻底改观 。
人物干货 | 到底什么叫“导演思维”?
文章图片

导演在发展导演思维时可用的第二个棱镜是叙事与当下议题之间可能搭建的关系 。 每一个时间段都有自己时代一望可知的议题 。 比如 , 看看2005年 , 彼时的大议题包括宗教在生活中扮演的角色、全球化、环境挑战、隐私权、平等(比如 , 在男性世界中女性的权利) , 以及 , 当然 , 现代主义与传统之争 。 还有许多其他特有的、本土的议题 , 但是对这些大议题 , 应该在更加迫切的个人、民族和国际层面予以关注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如:疾病、健康、理财等),还请咨询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辽宁龙网」www.liaoning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