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周末不宅家 非遗工坊成为青少年新“打卡地”( 二 )


文章图片

四个小姐妹定制的皮影画像 。
93号院非遗工坊工作人员也介绍说 , 许多父母带着孩子来这里 , 更注重在体验非遗类手工制作的同时 , 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和对非遗的了解 , “毛猴、兔爷、面人、绒鸟、风筝、草编等 , 从文化历史讲解到手工制作都可以体验 。 在非遗工坊旁边是非遗博物馆 , 在那里可以了解更多知识 。 甚至有我们的‘铁粉’小朋友 , 拽着爸妈每周都要来打卡” 。
“非遗工坊+”让传承和经济“双丰收”
“皮影就像一只瓶子 , 既可以承载娱乐功能 , 也可以承载教育功能 。 ”这几年 , 王浩斐和团队成员在创新皮影周边产品的同时 , 还尝试与成都的一些中小学、少年宫合作 , 把寓教于乐的皮影手工坊搬到青少年身边 。
他认为 , 尤其在“双减”政策下 , 素质教育和传统文化相结合 , 或将有更大的发展前景 , “皮影戏属于早期的民间戏法 , 是向大众传播常识和道理的一种工具 。 比如传统戏里 , 很多故事都围绕道德伦理、孝敬父母等主题 , 本质还是大众教育” 。
如今 , 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越来越多元化 , 在王浩斐看来 , 皮影同样可以成为有趣的教育工具 , “就像小朋友玩过家家一样 , 拿着毛绒玩具做游戏和拿着皮影演绎故事是一样的 , 只不过现在的皮影添加了手工成分 , 如自己设计和填色 , 表演时候配有音乐 , 需要团队协作等 。 用皮影故事的方式去传达教育内容 , 潜移默化间 , 还引导了同学们对非遗传承的认知” 。

青少年周末不宅家 非遗工坊成为青少年新“打卡地”
文章图片

王浩斐在工作坊为学习皮影戏的小朋友们进行授课 。
数据显示 , 截至2021年6月 , 我国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项目共计42项 , 总数位居世界第一 。 据文旅部统计 , 截至2020年 , 我国共有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近87万项 。 历经千年 , 传统艺术、非遗项目该如何在当代社会延续与创新 , 并继续激发更多创造力 , 成了众多非遗传承人不断探索的命题 。
作为创新剪纸手艺人 , 北京联合大学艺术学院的青年教师杨慧子把剪纸带到了大学课堂 , 这门课不仅受艺术生喜爱 , 还吸引了许多非艺术生参与 。 “每逢节庆或喜事 , 张贴剪纸是很重要的一项民俗 , 也是中国民间艺术的重要象征 。 ”杨慧子说 , 学生们在课堂上不仅能够掌握基础的剪纸技巧和工艺手法 , 还能对剪纸中传统图案的文化内涵有所了解 , “更可以藉由剪纸继续进行现代艺术创作 , 延伸出更多的创意项目” 。
早在五六年前 , 杨慧子和朋友就尝试在北京南锣鼓巷商业区开设了一家非遗手工坊 , 时不时就会推出各类手工课程 , 除了她授课外 , 还会邀请其他非遗传承人前来授课 。 在她看来 , 这样的课程对于成年人来说或许并非刚需 , 但面向小朋友这个群体 , “是不管刮风下雨下雪都要来的课程” 。 后来因为城市街道改造 , 小店不得不关闭了 。
2021年下半年 , 她把自己的家和工坊都搬到了北京顺义区的罗马湖畔 , 开设相关体验课程;还有运营多年的微店 , 售卖自己设计的剪纸衍生产品 , 如四季剪纸小夜灯DIY材料包、剪纸七巧板拼图垫、剪纸挂饰等 。

青少年周末不宅家 非遗工坊成为青少年新“打卡地”
文章图片

杨慧子的剪纸文创作品 。

青少年周末不宅家 非遗工坊成为青少年新“打卡地”
文章图片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如:疾病、健康、理财等),还请咨询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辽宁龙网」www.liaoning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