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旧衣的“新生”:当年轻人爱上缝缝补补,“这是可再生的美学”

走过热闹的太古里 , 依次路过卖牛肉饼、钵钵鸡和冒菜店门口 , 最后 , 在一个老旧院落门口右转 , 一路走到底 , 一楼 , 就是“不只是古着”服装店 。
2021年6月 , “不只是古着”开了第二家店 , 距离第一家店步行距离 , 不超过10分钟 。
古着 , 单纯看字面意思 , 为“古代着装” , 是指在二手市场淘来的真正有年代感的而现在已经不生产的衣服 。 最早是由日本流行而来 。
“不只是古着” 。 就像它的店名一样 , 和传统意义的古着 , 并不全然相同 。 3个合伙人 , “90后”姑娘刘莹、雯子和索索 , 更愿意称之为“remake” , 即重塑 。 她们把淘回来的衣服 , 用拼接、刺绣等方式重新改造 , 让衣服有了新的心态和全然不同的个性 。
当年轻人爱上了“旧衣服” , 爱上了“缝缝补补” , 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

一件旧衣的“新生”:当年轻人爱上缝缝补补,“这是可再生的美学”
文章图片
雯子和索索在工作室

一件旧衣的“新生”:当年轻人爱上缝缝补补,“这是可再生的美学”
文章图片
刺绣重工
一件沾了油点子的棕色卫衣
挺多人认可 , 觉得很特别很好看
刘莹和自己的发小雯子是山西人 。 2018年 , 刘莹从四川传媒学院毕业后 , 留在了成都 , 从事影视传媒工作 。 学服装设计的雯子 , 则在杭州 , 做服装设计的工作 。
一开始 , 是喜欢穿搭的刘莹和“专业选手”雯子 , 改自己的旧衣服穿 。 “穿腻了、穿旧了 , 改成‘新’的 , 这样循环性和可利用性更大一些 。 ”刘莹说 , 她会把衣服寄到杭州 , 改好了再寄回来 。
印象最深的 , 是一件棕色的卫衣 , 前襟不小心沾上了油点子 , 洗不掉了 。 雯子把衣服的后摆裁剪下来 , 和有污渍的前襟做了一个“对调” , 这样简单的改变 , 效果却意外的好 。 (改后的衣服)还挺多人认可的 , 觉得很特别、很好看 。 ”
刘莹也有一件非常正式的西装 , 可以穿的场合不多 , 雯子拿到手 , 拼上了当下流行的欧根纱 , 焕然一新 , 也让不少朋友问起是从哪里买的 。 在得知是自己改造的 , 他们更感兴趣了 , ”因为这种都是独一无二的 , 一个版就是一个设计 , 又好看 , 又环保 。 “刘莹说 。
2018年国庆 , 刘莹到杭州玩 , 半开玩笑地和雯子说起 , 要不一起在成都开个工作室吧!雯子本身就是学服装设计的 , 在一家服装品牌工作 , 也学会蓝染、蜡染、手绣等传统技艺 , 正好可以用在衣服的改造上 。
2019年11月 , 雯子和同事索索果然一起辞职 , 来到了成都 。 就在租住的房间 , 开了一个简单的工作室 。
那时候 , 成都的“古着”店很少 , 像刘莹、雯子她们 , 以“古着”作为基础 , 有更多自我创作的改造元素的店 , 就更少了 。

一件旧衣的“新生”:当年轻人爱上缝缝补补,“这是可再生的美学”
文章图片
不只是古着

一件旧衣的“新生”:当年轻人爱上缝缝补补,“这是可再生的美学”
文章图片
解构:裤子改成上衣
一件旧衣的“新生”:当年轻人爱上缝缝补补,“这是可再生的美学”】以前打“补丁”为了遮盖破洞
现在赋予“补丁”更多装饰含义
在工作室一年的时间里 , 除了有本职工作的刘莹 , 雯子和索索 , 几乎没有收入 , 工作室的收益 , 基本上只能与房租 , 购买布料、改造配饰材料等成本持平 。
“那时候成都有很多文创市集 , 我们就去摆摊 。 ”刘莹说 , 慢慢地 , 积累了一些喜欢古着、喜欢改造衣服的爱好者 。
在工作室之前 , 刘莹和雯子开了一个淘宝店 , 做歌迷的“应援”文化衫定制 。 “比较简单 , 属于喷绘这种 , 单量也比较少 。 ”刘莹说 , 开了工作室后 , 淘宝店的主要功能 , 是“广告效益” 。 比如一件改造好的衣服 , 挂到店里 , 会受到关注 , 吸引古着爱好者 , 才能更深入地了解“重塑” 。 而经过改造的衣物 , 都是“独一份”的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如:疾病、健康、理财等),还请咨询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辽宁龙网」www.liaoning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