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车娘织的布

整理地下室时发现一条珍贵的床单 。 这条床单是42年前我上大学时娘亲手为我缝制的 , 布是娘亲手织的 , 大学四年一直铺在我的架子床上 , 毕业留校住集体宿舍时也是我所用的床单之一 , 以后结婚生子 , 太太给儿子缝在小床用的褥子上 , 小床不用了 , 这条褥子便一直堆放在地下室 。 我小心拆下床单清洗干净 , 晾干折叠收纳 。 这条床单上的每一根线都出自娘的手 , 每一格构图每一块色彩 , 都凝结着娘的心血 。
那时家里穷 , 买不起布和成衣 , 我们穿的戴的从头到脚 , 都靠娘一手打理 。 应对这一切 , 娘似乎从没有胆怯过 。 娘什么都会做 , 从纺线、织布到做鞋制衣 , 辛辛苦苦 , 一路将我们拉扯大 。 我有空常给娘打电话闲聊几句 。 我问娘:“你还记得织布的事吗?”娘说:“记得 。 ”怎么能忘呢?娘从吊绳框的窝弓、卷布的卷幅 , 说到搭在腰上的攀腰 , 还有梭子、脚踏等 , 只要是织布机上使用的物件 , 哪怕是再细小的部件 , 娘都说得头头是道 。
在娘的叙述中我想起与娘织布有关的许多生活细节 。
队上分回籽棉 , 爹找人弹成皮棉后 , 从搓捻子到纺线、染线、经布、织布 , 一直到做成板板正正的衣服 , 都是娘一手完成 。
捻子是纺织前的第一道工序 。 白天娘要去田里干活挣工分 , 回家要忙全家人的一天三顿饭 , 搓捻子、纺线 , 只能利用晚上时间 。 娘的纺车有半年时间是放在炕头的 。 吃过晚饭 , 娘将两卷棉花放在炕上 , 从柜墙上的玻璃像框架后面取出秋天积攒的用高粱梢制作的捻棍 , 将用泥坯烧制而成的青色圆形捻盘端上炕 , 准备自己搓捻子 。 夜深了 , 娘给我们掖好被子 , 自己却坐在纺车前“吱吱咛咛”地纺起了线 。 我们躺下后 , 看着娘拽线、扬手、回线 , 渐渐合上眼睛 , 很快进入甜蜜的梦乡 。 纺车的“嗡嗡”声 , 成了童年最美好的摇篮曲 。 有时一觉醒来 , 我看到娘还在纺线 。 那时我只感受到幸福 , 并不知道娘在透支自己的健康 。
染线、经布 , 娘也是独立完成 。 娘织布时织一段就展开来看看 , 看看花色和疏密程度 。 这时 , 娘的脸上会溢满幸福的微笑 , 为劳动成果高兴 , 也许还想到我们穿上新衣出门后 , 村里妇女围上来扯着衣裳参观赞叹的情形 。 娘吃饭总是在她洗碗洗锅前 , 这时饭菜已凉 , 很多时候娘就吃我们剩下的 。 娘的胃病大概就是这样积累出来的 。
记得有次 , 娘给我穿了新袄 。 那天中午 , 爹让我背上干草给猪打糠 。 没想到 , 我一不小心竟被生产队打糠机上别飞轮的钉子撕走后背半块衣裳 。 这事是瞒不住大人的 。 回家后娘看到 , 气得直掉眼泪 。 我知道娘给我们做一件衣裳是多么不容易 , 很感内疚 , 结果娘擦掉眼泪却安慰起了我:“人没有拧着 , 比啥都好 。 ”
【纺车娘织的布】现在生活条件好了 , 农村很少有人织布 , 大家都买成衣 , 年轻的妈妈已无需为制衣而辛苦 , 网上购物更是随心所欲 。 但与此同时 , 年轻人却淡化了对劳动的理解和对亲情的感念 。 之前在抖音上看到孩子殴打母亲的视频 , 让人匪夷所思 。 希望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 , 由劳动扭结的人间大爱不致被稀释 , 由中华文明形成的宝贵的集体人格能在新时代得到更好的继承与弘扬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如:疾病、健康、理财等),还请咨询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辽宁龙网」www.liaoning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